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2006年11月10日 京华时报
18
德国蒂宾根和雷根斯堡两所大学眼科医院的医生与科学家一起为2名因患病而失明的病人植入了直径3毫米的视网膜芯片,使在术后看见了由电子刺激产生并由像素点组成的图案,在全世界尚属首例。
德国《世界报》日前报道说,移植物由位于罗伊特林根的雷蒂纳移植物公司的科学家研制。这枚微型芯片的直径在3毫米左右,上面分布着约1500个像素格。每个像素格由两根光电管,一个放大电路和一个刺激电极组成。光电管吸收射入眼睛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这些能量用于控制由外部输入的能量,后者的作用是以电信号刺激视网膜上的健康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发出的神经脉冲被视神经传入大脑,最终在那里形成视觉印象。 据称,这种微型芯片不出几年即可投入临床使用。 与先天失明者不同,因患病而逐渐丧失视力的人很难依靠自己的其他感官适应日常生活。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是导致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坏死并最终致人失明的常见眼疾。前者是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后者在儿童身上就会发病,而且因为病程漫长,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