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组成】 山甲片6~9克,当归尾10克,蒲公英10克,炒柴胡5克,海藻12克,夏枯草9克,赤、白芍各10克,天花粉9克,浙贝母9克,桃仁10克,王不留行、刘寄奴各10克。 【服法】 每日1剂,水煎分服。 【功用】 清肝化瘀,软坚散结。 【适应证】 经前期乳房或乳头胀痛结块,伴有胸闷烦躁,胁肋作胀,头昏头痛,经行先期,经量较多,色鲜红,质黏稠,或有血块,或伴有颈项头侧淋巴胀痛等。 【方解】 肝郁化火者一般均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但由于病患在于乳房,所以清肝的药物以蒲公英、夏枯草为主;其中柴胡、当归、芍药照用;肝郁化火,以火热为主,自然脾胃亦处于亢奋状态,故仿丹栀逍遥散,着重清火解郁;乳癖已结有症瘕,故又加入海藻之软坚,天花粉之生津止渴,贝母之化痰;既然乳房部已结症瘕,说明其血瘀较为严重,故方中加入山甲片、桃仁、王不留行、刘寄奴及当归尾等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品,病变的重点已转移到症瘕,故方中所用化瘀通络消症散结药物偏多;方中清肝的夏枯草、蒲公英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助于消散症瘕耳。 【临床运用】 本方不仅适用于乳癖有症瘕的病证,而且也可应用于盆腔炎包块及卵巢肿瘤等疾患。 1.盆腔炎性包块 急慢性盆腔炎及有炎性包块者,可见烦热口渴,或有发热、腰酸、小腹胀痛、胸闷烦躁,带下偏多,色黄白质黏稠,大便偏干,小便黄偏少,脉象细数,舌质偏红,苔黄腻,妇科检查:确诊为盆腔炎,炎性包块者,应用本方加入延胡索10克,败酱草15~30克。 2.卵巢囊肿 少腹作胀,胸闷烦躁,口苦口干,头昏头痛,月经先期,经量偏多,色紫红,有小血块,亦或伴乳房胀痛,脉象弦带数,舌质偏红,苔黄腻者。用本方治疗时,尚需加入炙地鳖虫6克,石打穿15克,行经期去归尾、桃仁、王不留行,加入炒五灵脂10克,炒蒲黄(包煎)6~9克。 【按语】 从乳腺增生到乳房瘤化,或到乳房纤维瘤,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即是经前期乳房胀痛是阳长至重,阳气偏旺,激动肝郁,气滞化火。另外,肝郁气滞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两种主要变化:其一是在肾阳偏虚的情况下,气滞则血滞,滞久必生瘀,乳房经络,因气滞日久,以致瘀血产生,凝结在乳络之间;其二亦是在肾阳偏虚,肝郁气滞,则凝结津液水湿为痰浊,痰浊与肝郁气滞相互蕴结,亦将形成痰癖。三种病变互相纠合在一处,形成郁火、血瘀、痰凝三者合一的乳癖症瘕。有鉴于此,所以乳癖消乙方取清肝化瘀消痰等法有机结合。在清肝解郁的方药中,过去一般均用丹栀逍遥散,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早年亦是应用丹栀逍遥散,但发现对此效果并不佳,不得不转用夏枯草、蒲公英之清肝且有消散瘕瘕瘰疬作用的药物。在化瘀消症的药物中我们选择归尾、桃仁、王不留行、刘寄奴、山甲片等,适合于乳房经络之间的瘀结,实践证明此类药物对乳房经络间的瘀结有效。此外再加入浙贝母、瓜蒌皮以化乳络间的痰湿。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证明本方对此类病证有效。本方中的山甲片、蒲公英为要药,需重点分析之。 山甲片:味咸,性微寒,有毒,入肝、胃二经,有散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之功效,能治疗痈疽、瘰疬、乳汁不下、风寒湿痹等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我们认为山甲片,通窍活络,攻窜性强,对肝胆胃经络所在之处的痹阻,有着针对性治疗作用,乳房部属于肝、胃二经所在部位,因此乳癖中的症瘕类型者,用山甲片颇为合适,不仅能攻窜入络,去其瘀结,还有消肿排脓,祛其痰湿的作用,所以在治疗乳癖症瘕的方剂中应是主要药物,但本药价昂,用时宜掌握之,在少腹肝经部位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证中,本药也是常用的药物,用之得当,效果颇著。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味苦、甘,性寒,入脾、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炎的作用,可治乳痈疔毒及肝胃方面的炎症疾患。苏恭认为:“本药对妇人乳痈水肿;煮汁饮及敷立消。”朱震亨认为:“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我们认为蒲公英在外科领域内用之颇广,妇科乳房部炎症肿瘤、盆腔内的炎症,基本上也以此药为主,我们还体会到脾胃、肝胆经的炎症用此甚合。 【加减】 本方药在具体临床运用中,治标不治本,尚需根据不同症状而有所加减。若胃脘不舒,有恶心呕吐者,加入陈皮、制半夏各6克;若腹胀矢气,大便溏泄者,加入广木香6~9克,砂仁(后下)5克;若腰俞酸楚,头昏耳鸣者,加入川断、寄生、怀牛膝各10克,若心烦失眠,口苦口干者,加入黄连3克,莲子心5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