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当前位置:健康网>>临床快报>> 捐精者6%有男性疾病 晚婚致男性不育增多

捐精者6%有男性疾病 晚婚致男性不育增多


发布:www.liulingling.com 来源:医学杂志
白领、大学生志愿到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在体检中却被查出患有各种男性疾病。不仅不能捐精,而且还需要尽快动手术。近年来,本市男性的精子数量、质量和活动率也有所下降,男性不育现象越来越多。今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专家呼吁:从后代健康角度而言,男士不妨“先成家、后立业”。

捐精者6%有男性疾病

记者从市人类精子库了解到,在前来志愿捐精的1000多名男性中,大约有5%—6%的男性在之前的体检中发现各种男性疾病。比如:包皮发炎、生殖器畸形等,非但不能捐精子,还要马上动手术。

仁济医院、市人类精子库主任李铮告诉记者,因为捐精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合格捐精者的精子密度需达到6000万/毫升以上,为正常男性的精子密度2000万/毫升(个标准即可生育)的3倍左右。在志愿者捐精之前,必须进行第一次免费的查体,结果竟然发现一部分志愿者患有各种生理疾病。如果不是查体,疾病就被疏忽了。

晚婚致男性不育增多

39岁的李先生事业有成,今年年初,终于和貌美如花的林小姐结为夫妻。不过一心想要个宝宝的他半年多来却未能如愿。结果检查发现,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

像这样的病例在各大医院男科门诊时有发现。李铮主任告诉记者,如今,“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盛行,六成以上的男士希望等到有房、有车、事业小成以后再结婚。其实从健康角度而言,不妨“先成家、后立业”。结婚、生育年龄普遍推迟,而因为年龄大、压力大等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人群也大量增加。其实,无论男女,生育最佳年龄应该在23至24岁。而目前国内不育发病率和世界水平一致,平均每10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夫妇不能生育。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男科专家程怀瑾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有毒有害的气体对男性的精子影响远远超过对卵子的影响。特别是因男方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比例明显增加,从以往的20%上升到40%,几乎翻了一倍。而与此同时,精子数量、质量和活动率也有所下降。

有病拖上半年才就诊

等到太太发出“最后通牒”,这时候才不得不上医院看病,因为错过了病情“萌芽期”,不仅治愈难度加大,还要吃“苦头”。

日前,仁济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对全国16个省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对于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治疗时间不及时,往往等到发病后6—8个月才去医院就诊,因而错过了最佳治愈时间。

而与此同时,男性对性知识缺乏也是导致夫妻不孕不育的一个原因。临床上发现,不少男性病人竟然不知道何时受孕以及女性的排卵期。

“三高”影响性健康

压力大、应酬多,如今“三高”的发病年龄提前到30多岁。“三高”症状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心脏病、高血压和肥胖等疾病。

专家表示,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都可能影响到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另外,甲状腺功能疾病和性功能疾病等也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同时,目前的前列腺炎发病比例也比较高,而“男性更年期”更直接导致男性性腺衰退、性素缺乏。

专家建议

饮食:建议尽量不饮酒,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以避免使前列腺和膀胱颈反复充血。平时宜多吃青菜、水果和注意多饮水。

生活:很多疾病与生活没规律有关,调整好生活规律至关重要;

运动:适当运动可预防前列腺炎,建议每天散步20分钟,并且再喝2杯水,前列腺疾病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心理:男性也需要减轻生活压力,适当地释放自己,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状态。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观念: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以及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都有所增加。其实,在婚育观念上“先成家、后立业”对夫妻双方和孩子的健康更加有利。

《新闻晚报》
★○№相关文章¤◎◆
·60Co-γ射线局部照射下颌骨对血
·滞痰
·手麻木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药物治疗的临
·研究称34%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
·研究质疑激素类抗衰老药实际功
·提高男人性欲的最常用方法
·阿司匹林降低成年人罹患气喘
·第五章尿石症--第一节概论
·第六节腹部CT诊断
·吐白血
★○№热点文章¤◎◆
·天寒要注意“养”眼
·王振滔 以国际化应对反倾销
·复旦大学医学院诊断学试题(博
·阿根廷首都为餐馆健康食谱立法
·逆反心理之萌萌吃饭
·蔡康永:皱纹和斑点
·组图:偷学明星针织搭配10大高
·抽动-秽语综合征不治疗能自愈吗
·太阳活动高峰年的个人保健
·虫虫妈谈把尿经验
·假孕是怎么回事
·王振滔:做企业就像开飞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法律代表:周林胜律师
网站开发:北京合纵联横网络科技 刘玲玲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