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7日 新华社
2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的“隔离病房隔离效果的研究”日前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估,项研究突破了传统的静态隔离模式,为建立有效的、节能的动态隔离病房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一些传染病医院的工程设计上得到应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空气洁净专家许钟麟说,2003年我国发生非典之前,国内外关于传染病隔离病房的研究和建设几近空白,后来的设计仅能参照199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南中的规定完成,但存在“高负压、密封门、全新风”等误区。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所、解放军302医院以及广东申菱公司共14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探索,首次提出了表达缓冲室隔离效果的通式和定量结果及计算传染病隔离病房换气次数的理论方法,同时构建了主流区定向气流的双送风口的模式,从而实现隔离病房内最低菌浓,这项技术对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还对温差传播污染的重要作用做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通过对高效过滤器滤菌效率的实验研究,指明了循环风的使用条件,为隔离病房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依据。
,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已被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设计规范》采纳,并已在一些传染病医院的工程设计上得到应用,为今后国内隔离病房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建筑环境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