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10日 中华眼科杂志 2006 Vol.42 No.5 P.396-399
7
(上海)为了探讨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发生原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者1995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本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共31例,散瞳后在裂隙灯显微镜或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囊袋结构异常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变异,对已移位或脱位的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复位、置换或取出。结果共31例,早期移、脱位者20例,晚期移、脱位者11例;其中5例(16.1%)患者晶状体后囊膜大部破损致人工晶状体半脱位于玻璃体前端,9例(29.O%)患者晶状体后囊膜下方破损致人工晶状体下移,1例(3.2%)患者晶状体囊上方赤道小破口致人工晶状体上移,2例(6.5%)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放射状撕裂致人工晶状体部分脱入前房,人工晶状体与囊袋大小不匹配2例(6.5%),人工晶状体襻严重变形1例(3.2%),2例(6.5%)患者上方晶状体后囊膜破损致人工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内,2例(6.5%)患者外伤性悬韧带断裂致人工晶状体侧移,6例(19.4%)患者晶状体囊收缩不均、缩窄致人工晶状体移位或拱曲,1例(3.2%)患者人工晶状体半脱位系假性囊剥脱征所致。可见囊袋内人工晶状体重度移位或脱位在手术后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处理及时、得当则预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