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8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 Vol.25 No.1 P.49-51
15
(上海)为了探讨罗非昔布对急性痛大鼠的超前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者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接受伪手术和管饲安慰剂,B组为手术对照组,术前管饲安慰剂,C组为术前镇痛组,术前1 h管饲罗非昔布10 mg•kg-1,D组为术后镇痛组Ⅰ,术后即刻管饲罗非昔布10mg•kg-1,E组为术后镇痛组Ⅱ,术后1 h管饲罗非昔布10mg•kg-1。B、C、D、E组建立大鼠急性痛模型,右足底行1 cm长手术切口。测定各组术前、术后2、6、12、48、96 h手术侧机械痛阈变化。全细胞膜片钳术观察术后24、48、96 h手术侧L3-5背根神经节上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密度和电流特性的改变。结果机械痛阈:与术前及A组比较,B、C、D、E组术后各时点降低,与B组比较,C、D、E组术后各时点升高,与C组比较,D、E组术后各时点降低,D、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流密度:与术前及A组比较,B、C、D、E组术后24、48 h升高,与B组比较,C、D、E组术后24、48 h降低,与C组比较,D、E组术后24、48 h升高,D、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罗非昔布预先给药对急性痛大鼠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更强地抑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