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01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 Vol.39 No.1 P.24-28
10
(上海)为了探索成功老龄(SA)化的可能机制。研究者通过心理社会问卷、神经心理学测验、分子遗传学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比较230名SA与137名常态老龄(UA)及58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差异。结果(1)SA组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UA组及MCI组,评分分别为[(18.99±1.84)分,(19.46±1.72)分,(20.11±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质和宿命感倾向的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MCI组(均为0.19)、UA组(均为0.04分)和SA组(均为-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2和0.00)。(2)除UA组在信息处理及加工速度、即刻及延迟回忆的评分低于SA组外,多数认知测验评分与S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I组与SA组、UA组在绝大多数认知测验分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SA组与UA组71~75岁老年人在神经心理学测验中有差异的项目最多。(3)分子遗传学指标:SA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基因型频率(23.67%)分布高于UA组(11.21%)及MCI组(1.72%),外周血单核粒细胞端粒酶活性亦高于UA组及MC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4)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听觉词汇流畅性任务刺激下,SA组前额叶尤其是背外侧皮质激活比UA组及MCI组明显,偏侧化指数为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SA在多个维度具有一定特点,UA的认知功能有可塑性,7l~75岁是认知老化的敏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