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当前位置:健康网>>临床快报>> 中西药联合成为抗心衰治疗新方向

中西药联合成为抗心衰治疗新方向


发布:www.liulingling.com 来源:医学杂志

  刚刚闭幕的“第十七届长城心血管病论坛”公布的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患病率增加最快,心衰已成为了一个各方关注的词汇。心衰治疗现状如何?治疗手段有什么新进展?记者日前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黄彦弘教授。
  ■单纯西药治疗不甚理想
  黄彦弘表示,对于心衰,临床主要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等西药治疗,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血管扩张剂的运用,改善了许多心衰的症状。然而尽管如此,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现在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心衰的病程进展。临床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嘱患者多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限盐,主要用于控制慢性心衰;采用利尿剂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如苄胺唑啉、肼苯哒嗪、硝酸甘油等;采用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如地高辛和西地兰等加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的相应症状。
  其次,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严重。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以低钾和低钠血症最为常见。血管扩张剂类药物易引起心动过速、心绞痛恶化和体液潴留。在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中,地高辛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仅作为后期辅助用药,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无地高辛中毒者与中毒者地高辛血清浓度间有明显重叠现象,特别在低血钾、低血镁、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从而使其安全剂量判断困难,增加了患者地高辛中毒的发生率。
  ■中西药联合治疗开辟新路
  黄彦弘指出,最新的一些研究显示,在目前药物疗效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中西药联合治疗已显示出优越性。特别是对轻度、中度心衰,中药不仅能够改善症状,还能减缓患者病程进展,特别是远期疗效令人满意,成为临床治疗心衰的一个新途径。
  她介绍说,在中西药联用治疗心衰改善病程进展方面,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艳等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业内的关注。该研究组采用黄芪等为君药的益气活血类中药与目前常规的西药联合使用,发现中药不但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更能明显减轻血瘀证,从而改善患者病程进展,未见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有效率达86.67%,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该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证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具有血小板解聚作用,可抑制血栓形成,延缓心衰患者的病程进展。
  此外,中药在延缓患者病程进展的同时还具有综合治疗作用,能减少联用的西药数目和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日前刚刚取得新药证书的、由云南大理医学院和云南腾冲制药厂联合研制的、从动物蜚蠊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得的中药创新药心脉隆注射液同时兼具强心、利尿和扩血管多重疗效。该药可同时作用于心衰治疗的五大途径:加强正常及戊巴比妥钠致衰竭的离体、在体猫心乳头肌收缩力;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离体大鼠心衰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能增加失血性休克猫心脏、肾上腺的组织血流量;对右旋糖酐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幼大鼠有扩张微血管、增加毛细血管数的作用;可增加麻醉犬尿量。在临床试验中,该药可加强心肌收缩力,拮抗血内皮素,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室舒张功能,同时兼具利尿和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对于右心室心衰延缓病程有效率高达91.3%,全心衰延缓病程有效率86%,延缓病程总有效率为89%。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该药可明显改善心衰患者气阳两虚、瘀血内阻所造成的心悸、浮肿等症状,有很好的综合疗效。
  黄彦弘总结说,在治疗心衰方面,研究中药新药可聚焦于改善病程进展和综合治疗效应方面,在这些领域中药大有可为。 文/本报记者 应洪舒
★○№相关文章¤◎◆
·手麻木
·吐白血
·研究称34%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药物治疗的临
·第六节腹部CT诊断
·提高男人性欲的最常用方法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
·60Co-γ射线局部照射下颌骨对血
·阿司匹林降低成年人罹患气喘
·第五章尿石症--第一节概论
·研究质疑激素类抗衰老药实际功
·滞痰
★○№热点文章¤◎◆
·蔡康永:皱纹和斑点
·组图:偷学明星针织搭配10大高
·复旦大学医学院诊断学试题(博
·阿根廷首都为餐馆健康食谱立法
·虫虫妈谈把尿经验
·假孕是怎么回事
·逆反心理之萌萌吃饭
·王振滔:做企业就像开飞机
·太阳活动高峰年的个人保健
·抽动-秽语综合征不治疗能自愈吗
·王振滔 以国际化应对反倾销
·天寒要注意“养”眼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法律代表:周林胜律师
网站开发:北京合纵联横网络科技 刘玲玲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