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狼疮性肾炎(LN)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是治疗LN的重要药物,但重症LN的高死亡率还未被控制。治疗重症LN的难点在于传统免疫抑制剂对部分无效,而且长期应用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更多、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用于LN的诱导治疗及缓解维持治疗。
来氟米特是新型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通过抑制机体细胞及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改善病程的药物,来氟米特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器官移植。近年来,来氟米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LN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关报道相继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
来氟米特治疗SLE
2001年Lupus发表了一篇关于来氟米特治疗SLE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18例门诊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2.6岁)接受来氟米特治疗。前3天100 mg/d,之后20 mg/d,2~3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4例患者停药。10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9例患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降低, 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7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皮疹, 未出现低血压及严重不良反应。
在2004年,来氟米特用于治疗SLE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发表于Lupus上。12例轻度或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接受来氟米特(6例)和安慰剂(6例)治疗。结果显示,24周后,来氟米特组患者SLEDAI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包括肝酶暂时升高、高血压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研究表明,来氟米特治疗轻中度LN安全、有效,且患者耐受性好。
来氟米特治疗LN
2006年2月发表于Ann Rheum Dis的一篇文章报告,17例不能耐受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疾病复发的LN患者,接受来氟米特治疗12个月后,5例完全缓解, 8例部分缓解, 4例无效。13例得到缓解的患者蛋白尿、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补体及SLEDAI评分均有所改善, 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但该研究样本量小, 观察时间较短,来氟米特的作用未经重复肾活检证实。所以来氟米特对难治性和不能耐受传统免疫抑制剂的LN患者的疗效还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来氟米特治疗LN的国内研究进展
2002年8月发表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31例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且经肾活检证实的LN患者,接受来氟米特治疗1~3个月后,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等指标均显著改善。4例出现胃肠道症状,22例有轻度可逆性脱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可逆性白细胞减少,未出现肝脏损害。
2005年9月一篇关于来氟米特治疗增殖型LN的国内多中心、对照研究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上。研究纳入了51例经病理证实的活动性增殖型LN患者,既往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来氟米特(A组20例)或环磷酰胺(B组16例)治疗,3个月前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也接受来氟米特(C组15例)治疗。主要终点为完全缓解。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疗效基本相同(80%对75%)。2例A组患者、1例B组和1例C组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可见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作为活动性增殖型LN的诱导缓解治疗疗效较明显, 患者耐受性也较好。
2005年《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发表了一项中期研究结果。122例LN患者被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和雷公藤多甙(TW)组,各61例,随访6个月后,初步评价来氟米特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TW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4例来氟米特组和3例TW组患者退出了试验。来氟米特组有3例患者复发,TW组有5例。来氟米特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7例)、皮疹(9例)、白细胞减少(2例)、肝酶升高(4例)、腹泻(3例)和停经(1例)。TW组为白细胞减少(1例)、肝酶升高(4例)、停经(11例)。研究表明,在维持治疗超过6个月的LN患者中, 来氟米特的疗效与TW相当, 对月经的影响明显低于TW,来氟米特组皮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W组。来氟米特对LN维持治疗的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综上所述,现有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资料初步显示,来氟米特治疗LN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可用于LN的诱导缓解治疗及维持治疗。鉴于某些研究未设对照、样本量较小或观察期较短,故来氟米特在LN治疗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