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2005年09月30日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5 Sep;84(9):680-3. 19 韩国仁川市天主教大学医学院的Kim MW博士及其同事根据与骨性标志的关系研究了小腿三头肌终末运动点的范围。科研人员对4例男性尸体标本的8只下肢进行解剖。他们依据与骨性标志的关系确定自胫神经至小腿三头肌每块肌肉的终末运动点范围。骨性标志包括股骨内、外上髁和胫骨内、外踝。小腿长度定义为股骨髁间线至胫骨踝间线的距离。运动点的定位用小腿长度的百分比表示。结果显示,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的运动点沿肌肉纵向散在分布。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的最高运动点分别定位于小腿长度的9.6%±3.5%、12.0%±3.4%和20.5%±3.9%;最低运动点分别定位于小腿长度的37.5%±5.5%、37.9%±2.3%和46.7%±3.6%。Kim博士等总结认为,项研究确定了小腿三头肌终末运动点的纵向分布模式,这将有助于今后开展评估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