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解惑首页 >> 腹泻 >> 正文

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特点是什么?

来源:医学杂志 2007-02-11 22:38:23 

  鼠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引起小肠结肠炎,是小儿沙门氏菌感染中最常见者。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患儿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小于1岁者占1/3到1/2,且易在新生儿室流行。

  自然疫源广泛,很多家禽、家畜、鼠、鸟和冷血动物是自然宿主,蝇、蚤可带菌传播,常由污染的水、牛奶和食物经口感染。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8~48小时。起病急,病初常以腹泻、发热起病,但一部分首发表现是咳嗽、精神萎靡、肺部湿罗音、腹胀或营养不良伴见脱水,此后才有明显腹泻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厌食、呕吐、腹痛、腹胀等,大便次数增多,严重者每日可达数十次,大便性状多样易变,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水样、粘液样或脓血便。新生儿可间歇排出白色胶冻样便,是由于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性水肿,使胆汁排出受阻所致,多为重症。腹泻频繁者可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本病病情轻重不等,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并发病越多。轻症排出数次不成形大便后随即痊愈,重症可发生败血症和远隔部位的化脓病变,甚至休克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般病例的症状常在3~5天后消退,部分患儿发热和腹泻可持续2周左右。有败血症者病程较长,可达数周。半数患儿病后排菌约2周,少数达2个月以上,但6个月后多消失。

  因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可被误诊。如先有咳嗽、肺部湿罗音,然后才出现腹泻症状者,极易被误诊为肺炎;如以发热、脓血便、稀水便或吐泻并存者,常被误诊为急性菌痢;以持续高热为主而略见稀糊便时,常难与结核、伤寒、风湿病相鉴别;特别是新生儿,当其感染本病后,不吃、不哭、体温不升、萎靡嗜睡时,就难与肺炎、败血症、硬皮肿症等鉴别。

  因此早期诊断此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主要靠细菌培养阳性确诊,但因为该菌在婴儿常呈间歇排菌现象,且有的患儿入院前已应用过多种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使鼠伤寒菌呈隐匿状态。所以对两岁以内急、慢性腹泻患儿,或6个月内突然发生腹泻的婴幼儿应连续作3次以上的大便培养,且要指明注意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

  (2)幼托机构、婴儿室、新生儿病房发生的两人以上或集体腹泻现象,以及两岁以下长期腹泻婴幼儿,用抗生素治疗不佳者,应疑及本病。

  (3)腹泻迁延不愈,大便性状多变,且具特殊腥臭味,即使无明显接触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也应高度怀疑并除外本病。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