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2年在专为德国侵略军服务的总督府医院内设精神科,诊治的精神病人都是德国军人和眷属,中国市民得不到治疗。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期间,1916年6月在青岛病院内设精神病房,建筑面积约198.4平方米,分普通病室和躁狂病室。收治的精神病人除日本军人和非军职人员外,也收治极少数中国市民。1931年3月,青岛市政府和社会局在青岛市立医院第二分院(李村分院)内设立精神病疗养室,办理精神病疗养事务。当时,精神病的社会性防治工作完全是空白,众多的精神病人得不到医治,流落在社会上,有的因饥寒贫病而死亡,有的自满杀。据1930年青岛市行政统计汇编记载,当时青岛市有精神病人33名,自杀3名。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精神病人防治工作。1955年,在青岛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上提出:“建立精神病医院,收容散居市区的精神病病人,并给予治疗”的建议。市卫生局在青岛市海滨医院首先设立了仅能收容5 ̄6人的精神病房,由山东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内科神经内科组医生负责诊疗工作。
1959年1月,青岛市精神病医院建立。市精神病院最初效法西方国家用关押的方法管理,曾制作了一些皮手铐、皮脚镣及帆布保护衣等,来约束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常被约束工具磨破皮肤,痛苦异常,反而加重病情,病人抵触情绪很大。1961年,随着医疗条件和业务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精神病院废除了旧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新的规章制度,成立了工娱疗室,每病房设1名工娱疗护士,在病房护士长领导下,对二、三级护理的精神病人实行开放性护理。医院成立了工休委员会,每周召开工休座谈会,与病人谈心,改善了医护病人之间的关系,还选派有经验的医生给病人讲解精神病有关知识和抗复发教育,提高了医疗效果。1979年10月青岛市麦岛精神病院成立后,也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对病人开展药物与工娱、心理综合疗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精神病院实行了责任制护理,护理人员从病人入院开始书写护理为内容,以心理护理为特点的整体护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技术也逐年改进。1963年开展维生素B12加麸胺酸钠鞘内注射、发热疗法、胰岛素休克、电休克、工娱疗和心理治疗。1967年,又开展了对锂的临床应用。1978年,开展了马氯疗法、氟癸酯疗、阿托品休克、中西医结合、氟脉啶醇等治疗方法。1984年开展卡马西平和碳酸锂治疗。1985年后,开展了大剂量舒必利与冬眠灵疗法。据青岛市精神病院1965年和1985年统计,1965年门诊7868人次,日均量21.6人次,入院460人次,日均1.3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85.5天,病床使用率99.2%,年周转次数4.5次,住院病人治愈率78.3%,病死率为零。1985年门诊人数达13085人次,日均量42.5人次,入院病人733人次,日均2人次,平均住院天数118天,病床使用率达到103.3%,平均周转次数2.9次,住院病死率0.2%,治愈率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