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三 温里药和方剂 定义:凡药性温热,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的药物,叫做温里药。凡以温里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温里方。 温里法就是运用温热方药以治疗里寒证的治法。温理法亦称祛寒法。前人有“寒者热之”,“疗寒以热药”的说法,正是指出温法治疗原则。此类药性多温燥。 由于里寒证的成因有元阳不足,寒从内生或由于外寒直入里等不同,因此祛寒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肾回阳两种。 温中祛寒: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手足不温。纳谷不化,胸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倦神疲、舌淡脉弱等,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芋等;常用方剂有理中汤、吴茱芋汤等。 温肾回阳:本法适用于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证。症见恶寒倦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神疲汗出、舌淡苔白、脉沉微,甚则脉微欲绝等。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等;常用方剂有真武汤、四逆汤等。 本类方药多是辛燥温热,忌用于热证、阴虚证。对于真热假寒证,应当详细分辩,慎勿误用。 一、温里药 (一)附子《本经》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 别名:黑附子、川附子。 处方用名:制附片、熟附片、生附子。 药用部分:根。 归经:入心、肾、脾经。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功能;回阳救脱、温肾助阳、温中止痛。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辛热燥烈,能助心肾之阳,有回阳救脱之功效。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因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厥冷,冷汗自出、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亡阳脱证。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四逆汤。 2.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疼痛、形寒足冷、阳痿遗精、尿频数等证。常与熟地、杜仲、菟丝子等药同用,如右归丸。对于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证,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附子理中汤。 3.有散寒燥湿,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周身关节疼痛属于寒湿偏胜者,多与桂枝同用,如桂枝附子汤。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孕妇均忌用。 参考资料: 1.附子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幅度增高。但生用或过量易中毒,出现心律不齐,甚至心跳停止。炮制与煎煮能分解乌头碱,使毒性减低,但强心作用不变。故临床多用熟附子,用量大时宜久煎(1小时以上)。 2.附子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 3.乌头有镇痛及局部麻醉作用。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反射机能等有麻醉作用。因此,附子止痛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说明: 附子辛热燥烈,其性善走,能通行十二经。功能峻补下焦之元阳,而逐在里之寒湿;又可外达皮毛,而散在表之风寒,故可治以上诸证。附子、乌头、子母同株,母根名乌头,旁生幼根名附子,不生幼根者名天雄,其性能相似,但附子长于治寒;乌头善于祛风。故温肾祛寒,多用附子;通痹驱风,多用乌头。二药皆有毒必须炮制,同时宜久煎。乌头毒性尤甚,配蜜同用,即能解毒,又可缓痛,适用于寒证的心腹剧痛、疝气痛及风寒湿痹的全身作痛,或麻木不仁等证。 (二)肉桂《别录》 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树的树皮。 别名;桂皮、边桂、桂心、玉桂、肉桂皮。 处方用名:肉桂、油肉桂。 药用部分:树干的皮。 性味:辛、甘、大热。 归经:入肝、肾、脾经。 功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主治与应用: 1.有温脾阳、助肾阳,益火消阴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诸证,常与附子、干姜等同用。 2.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心腹疼痛。单用有效,或配其它温中散寒止痛药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 参考资料: 1.含桂皮油、能刺激胃肠分泌,促进消化机能,缓解痉挛、抑制异常发酵,故有止痛作用。 2.有中枢性及末稍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循环,因而有通血脉的作用。 3.体外试验对致真菌有抑制作用。 说明:肉桂与附子,均能回阳补火,温里散寒。但肉桂略入血分,对于经寒血滞的经闭,能活血通络;附子偏入气分,对于肢冷脉微的 阳欲绝,功胜肉桂,故回阳固脱急用附子而不用肉桂。惟气血虚寒、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等证,二药常配合应用。 (三)干姜《本经》 为生姜的干燥品,切片用或炮焦或炒炭用。 别名;均姜、生姜、干姜。 处方用名:干姜、炮姜、黑姜、北姜。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热。 归经:入心、肺、脾、胃、肾经。 功能:温中回阳、温肺化痰,温经止血。 主治与应用: 1.回阳救逆:与附子相须为用,以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亡阳虚脱征,如四逆汤。 2.善于温中祛寒,常用于脾胃虚寒、四肢不温、呕吐泄泻,脘腹冷痛等证,配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汤。 3.能温肺散寒,燥湿化痰,故常用于肺寒咳嗽,痰多稀薄之证,每以细辛,五味子配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4.干姜炮焦名炮姜,苦温而涩,辛散之力减弱,能入血分,适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血崩等证,常配其它温经及收涩止血药物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阴虚有热及孕妇忌用。 说明:生姜性温长于发散表寒,兼能温中止呕;干姜辛热,长于温中祛寒而发散之力较弱;炮姜性温而味苦,已无发散作用。但亦能温中,且可止血。干姜与附子均有温里散寒回阳作用,附子长于温肾阳、干姜主要温脾阳,二药可配伍应用。 (四)吴茱萸《本经》 为芸香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将成熟果实。 别名:吴萸、川姜。 处方用名:吴茱萸、吴萸、淡吴萸。 药用部分:果实。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胃、肾经。 功能:温中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明显的温中止痛作用,适用于里寒所致的胃痛、胁痛、腹痛及疝痛等证。如治脘腹冷痛,可配温中散寒的干姜。治胁肋胀痛、寒疝疼痛,可配理气止痛的乌药、小茴、川楝子。治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常配伍当归、川芎、桂枝等。 2.能疏肝暖脾,温中止呕,适用于胃寒或肝胃不和的呕吐,或兼有胃痛、胁痛之证,多与人参、生姜、大枣同用,如吴茱芋汤。如属肝胃郁火而致的呕吐,可与黄连同用,如左金丸。 参考资料: 1.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2.体外实验: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皮肤真菌等有抗菌作用。 3.对蛔虫及水蛭有显著杀虫的效力。 (五)高良姜《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别名:良姜。 处方用名:高良姜、良姜。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热。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与应用: 有良好的散寒和止痛、止呕作用,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等胃寒证,单用有效,如《千金方》以本品微炒。米饮送服,治心脾气痛。如治胃寒疼痛,与香附配伍,如良附丸。治脘腹冷痛、胀满,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治胃寒气逆、呕吐清水之证,可与生姜、半夏煎服。 用量:3-9克。 (六)艾叶《别录》 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 别名:陈艾叶、生艾叶、蕲艾。 处方用名:陈艾叶、生艾叶、蕲艾、艾绒。 药用部分:叶、花。 性味;苦、辛、温。 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主治与应用: 1.有温中散寒止痛作用,适用于虚寒性的脘腹疼痛,少腹冷痛、痛经等证,常与当归、香附等同用。 2.能温经止血。炒炭可增强其作用,多用于虚寒性的月经过多,崩漏及妊娠下血等证,常与阿胶、熟地等同用,如胶艾汤。如兼气虚不固者,又须与党参、黄芪、白术同用。 用量:3-9克。 二、温里方 (一)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熟附子9克 干姜9克 炙甘草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回阳救逆。 主治: 1.少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证。 2.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 方解: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发阳气、祛散寒邪,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散寒,协助附子回阳之力;佐以甘草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之过于燥烈,共成回阳救逆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功能回阳复阴,适用于泄泻不止,大汗或大出血后的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的证候。 2.各种疾病发展到阳虚寒盛的休克期,或因虚脱所致的手足厥冷、心悸气短、脉沉弱者。 3.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 注意事项:本方治四肢厥逆,属于阳虚阴盛之证。如四肢厥逆因于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者,此乃四逆散证,非本方所宜。 (二)理中汤《伤寒论》 组成;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 炙甘草6克 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也可炼蜜为丸。 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腹痛、池泻清稀、呕吐、不渴、或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 方解;本方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剂。方中以干姜温运中焦,祛散寒邪,恢复脾阳,为主药;辅以人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功能;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合用具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本方具有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的作用,是一温补的方剂,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之各种病证。以脉象沉细或迟缓,舌淡苔白滑,溲清便溏,畏寒肢冷为辩证要点。 2.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寒多者以干姜为主药;虚多者以人参为主药;虚寒俱甚者,则参、姜皆为主药。如泄泻较频,方中白术改用土炒,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如虚寒较甚,而见面色晄白,手足不温,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 3.本方用于中焦虚寒,如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 (三)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熟附子6克 茯苓9克 白芍9克 白术6克 生姜9克 用法;加水600-800毫升,煮1-1.5小时,中间再勿加生水,煮取2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服2次。 功能;温阳利水。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舌淡而润、苔白、脉沉细者。 2.发汗过多,阳气太虚,寒水内动,水气凌心,而见心悸、头晕,身体振动而欲地,舌淡润,脉沉细者。 方解:本方主要由于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中阳气,以散在里之寒水为主药;辅以生姜温散水气,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里,并制熟附子、生姜之辛燥,使利水而不伤阴。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本文温补脾肾,故能利水消肿,为温阳利水的主方。 临床应用: 1.急性肾炎水肿,心脏水肿而因脾肾阳虚者,可以本方为主,加减治疗。 2.如脾肾阳虚、痰饮上泛,咳嗽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若小便自利应去茯苓;如见泄泻者应去白芍,加干姜。 3.凡心力衰竭引起的眩晕、心悸、下肢乏困无力、面部浮肿、舌淡、脉沉细;或虚损病出现形寒怕寒、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动则气喘、脉细迟弱者,均可酌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