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我打量着何玫看上去仍旧生动的脸庞,无法想象她所描绘的一幕真实存在于她的生活中。 我告诉何玫曾在节目中采访过的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大学生对性的认知,讲她的一夜情,她对道德的自我诠释,她轻松的姿态,以及另外几位由于不同原因"遭遇"婚外性的个案中的女人,她们得以自我平衡的心态,说这些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是在节目中,我一定不会以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你没办法去驾驭内在的生命,这是因为那个内在的生命有它固有的自由吧,不过这种自由是有限的,对吗?当然,一个成熟的女人应该知道人是什么,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知道珍惜得到的感情。有一句话,我一直很认同,就是'人生没有圆满之宇宙',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而同时又什么都不失去。要知道,有时候一时的放任,可能是在丢掉了白天的太阳之后,又错过了夜晚的星星。事实上,在我眼里,你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女性,我相信没有一个在道德上真正完美的人,完美是努力的目标,但也应该有允许自己犯错误的空间。" "是的,我得去面对这些矛盾,做出一个选择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脱吧。"何玫望着窗外已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对自己这么说道。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从小接受的伦理原则始终是不同寻常的东西,它比自我更强大。"我不是心理医生,但我知道何玫的心理症结是因为在她身处的时代背景下婚外情和婚外性都是被谴责和根本不被认同的经历,心底里潜在的道德意识如影相随,对制度和爱情的"背叛"让她无从原谅自己,丰富的情欲体验更不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在一个"正经女人是好女人"的文化环境下,她试图接受"贪欲的女人"等同于"贱女人"的逻辑,却又无法真正认同,"知行不一"的矛盾在内心不断膨胀,以至于要以自我惩罚的手段获得内心的某种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信奉的那些原则和信念往往只是理想而非现实,是追求的目标而非必能达到的境界,道德上的完美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何玫现在内心充斥着的混乱和矛盾无疑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损耗,但也让人最真实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本能在制度和规范中的挣扎和奔突。这样一次对自己情欲经历的完整叙述本身就是最好的"忏悔",何玫需要的本就是理解和认同吧。我不知道我的那些话最终会在她的内心激起怎样的回响,但我相信或许会有效果,有时,困局未必就能解开,但眼界的变化也许能带来新的自主的力量,从时间里发展而来的同样需要时间来解决。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这样一个情色公式:性吸引力=吸引力+阻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另一个对象所产生的兴奋感,与两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以及要成就这份关系会碰到的阻力大小有关。婚外情中令人如吸食毒品般沉溺的性爱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能光明正大的阻力吧。 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很少再去扮演魅惑对方的角色,彼此已经相互拥有的现实让他们感到放松,但少了紧张感的婚姻中的性也因此缺少了很多色彩,更容易沦于机械化的模式,成为一种任务,而在婚外恋的情侣那儿,性爱更多时是在强烈的激情和欲念下进行的,可以说婚外关系的产生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性爱吸引力的基础上,而且从开始就是对传统性观念的背离,因此婚外的性伴侣更能在性爱关系中尝新求异,努力保持彼此的性吸引力,也因此这种关系永远会对当事者存有温馨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诱导作用。 "如果把世上所有不贞的妇人和风流的丈夫互相牵起手来,可以绕地球一圈。"这是16世纪法国一个作家做出的据称是保守的估计。如果扯下道德的面具,相信许多人的规矩,只不过是缺乏机会的同义词而已。 段怀清点评: 安娜·卡列尼娜的行为经历之所以能够被认同甚至同情,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故事是"完成时",--小说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封闭、独立、从生活的漫无边际以及无始无终抽离出来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行为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具有了一定的可评性。可是,对于一个依然游走在生活之"流"当中的生命,她的过去还将在她的当下和未来当中继续,对于这样的生命,我们将给予和能够给予的,未必会像我们给予安娜的那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托尔斯泰使得安娜成为不朽,而孕育、托载安娜的生活之海和时代之流,依旧在沿着它自有的法则波澜不惊地、日夜不停地奔流着。无数个安娜还在产生着,但幸运的安娜只有一个,这个安娜只存在于托尔斯泰的小说文本当中。 女主角的行为以及行为心理在两个方向上存在着悖论:理论上,她毫无疑问是能够认同女性对于性和情感的需求的,尽管有时候她也对这种要求的强度和个性特征抱有一丝半点的疑惑;而在具体的行为当中,她又对行为当中的自己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而产生深刻的怀疑、鄙视甚至厌弃。这样彼此背离分裂的局面,既有行为人自我人格的背离分裂,又有行为人与环境以及关系当中其他当事人之间的背离分裂。而在现有的、行为人认同或者不认同的行为准则中,行为人都无法找寻到能够自我说服、自我宽慰的行为语言。她的所谓痛苦或者说内心挣扎,往往不是源于自我与周围的冲突,而是来自于自我认同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并不会因为一次或者又一次具体行为的发生结束而结束,恰恰相反,正是行为和行为要求的"无休无止",使得行为人心中的分裂在不断张显撕裂。而更需要明示的是,这一切还并不会因为所谓行为评价标准的变换就简单地得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正在经历的痛苦是恒久的,伴随着生命而来的,只是这样的痛苦在不同的生命个体和个体的具体经历当中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但要从根本上消除类似的痛苦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