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文献首页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正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现状与进展 3

来源:医学杂志 2006-12-17 21:11:26 

为1.8μm内塑料层的载体颗粒-高密度颗粒(HDP),制成诊断试剂,检测时将Hanta-HDP与不同稀释的患者血清混合,在室温下反应40分钟,即可通过呈色反应的强弱判定结果。

  5.2.4 应用免疫金银直接染色法诊断HFRS:国内罗端德等应用免疫金银直接染色法(D-IGSS)对HTV感染的Vero-E6细胞进行HTV抗原检测,发现E6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可见到黑色均匀的银颗粒,而用HTV免疫兔血清IgG可阻断,却未见银颗粒,在此基础上对32例HFRS患者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的HTV抗原,结果,显示病程10天以内患者HTV抗原阳性率达100%,且明显优于IFAT法,提示该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快速检测HTV抗原的方法,便于基层HFRS早期诊断。

  5.2.5 PCR技术在HFRS诊断上应用:国内外学者应用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检查早期HFRS患者血清中的HTV特异性 rNA,7日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100%,并且可以应用PCR法对HFRS患者的感染病毒进行分型。PCR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可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6 临床治疗方面[16-18]

  6.1 发热期的治疗

  6.1.1 诸多研究证实:抗病毒疗法仍是HFRS治疗的基本方法,其应用原则为早期、足量、联合、长程。应用的主要药物为病毒唑与干扰素。

  6.1.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因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毒的清除而要求禁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应慎重。

  6.1.3发热期补充钙剂,可以减少细胞骨架的改变,从而减轻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损伤。

  6.1.4西米替丁的应用:由于西米替丁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减少HFRS患者后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等多种作用,有人建议使用。

  6.1.5早期应用体内某些细胞体液因子的特异性拮抗剂,如心得安,卡托普利和异搏定等.

  6.2 难治性休克的治疗

  6.2.1 HFRS患者的低血压休克不同于其它类型的休克,其毛细血管通过透性增加致血浆严重外渗引起血容量不足为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足量补充胶体液对于防治难治性休克有作用。

  6.2.2 HFRS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损伤,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管紧张度增加血管阻力,减少补液量,使血压尽快稳定。有人建议血管活性药可小剂量较早使用。

  6.2.3 基于β-内啡呔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本人应用纳洛酮合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难治性休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6.3 急性肾衰的治疗

  6.3.1积极应用扩张肾血管的药物及促使肾血管扩张的物理疗法。

  6.3.2“导泻三步曲”的使用:先用胃复安或氯丙嗪止吐,10-15分钟后口服甘露醇,提高肠腔内渗透压,再半小时之后肌注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增强导泻效果。

  6.3.3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有效办法,但应特别重视强调早期、充分透析、没有血透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用尽可能减轻路途颠坡的方式转院治疗。为了防止血透后发生腔道大出血,应用肝素透析后可静推鱼精蛋白拮抗,也可采用枸橼酸钠透析或无肝素透析。为了防止透析后颠倒综合征的发生,根据少尿期胶体透渗压较低的情况,可在透析的同时根据超滤情况应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轻脑水肿。

  7 预防方面

  在疫苗预防接种方面:我国目前已成功地研制了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鼠脑细胞纯化疫苗,这对降低我国出血热的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现在疫苗还存在着不足,如免疫效果不够理想,适应范围窄,生产成本较高等,故开发多价疫苗,减毒活疫苗,传代细胞疫苗,基因工程及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仍需深入探讨研究。另外,由于HFRS高危人群主要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因此提高它们的HFRS防治知识,仍是推广应用HFRS疫苗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宋干,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专刊2):1-2
罗兆庄,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7,3(3):1-3
陈化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6(6):1
吴系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5):303-305
李应光,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5):243
孙志坚,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0:34-37
于丹萍,今日应用医学,1997,3(4):1
孙志坚,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5,9:235-238
林霞平,等.医学研究通讯,1992,21(4):1-13
杨抗抗,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2):92-93
黄湘虎,今日应用医学,1997,3(4):4
林尔昕,今日应用医学,1997,3(4):5
韩明锋,等.临床荟萃,1998,13(13):618-619
王麟士.临床荟萃,1998,13(1):43-46
杨为松.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专刊2):14-17
张成文,等.医师进修杂志,1994,4:4-5
孙志坚,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2,10(2):76-79
朱公文,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2):93-96
 

[1] [2] [3]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