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病变有二种不同机制,一是肝炎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二是人体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免疫损伤,使肝细胞发生破坏和肝组织炎症。不论哪一种机制,均以肝炎病毒为病原而启动病理过程。肝炎病毒可在人体内复制。使肝组织病变持续进行进而慢性化。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清除体内肝炎病毒最主要和关键的方法。近年来,在研制和开发新的抗肝炎病毒有效药物方面有了较大进展。 一、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α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已被公认为有效,但疗效并不满意,疗程(3个月)结束时,HBeAg和HBV dNA阴转率为30%~50%,停药半年~1年的远期疗效为20%~25%。国外学者主张,应将其剂量加大为500万~1000万单位,每日1次或每周3次,疗程为4~6个月,疗效可有所提高。近年来,核苷类药物的研究有了飞速发展。此类药物可抑制逆转录酶和DNA多聚酶活性,对HIV、HBV和疱疹病毒的复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疱疹病毒感染。新的抗HBV核苷类药有以下种: 1.拉咪呋定(Lamivudine) 为近年来新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鸭乙肝病毒和黑猩猩感染HBV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在世界范围内已有2000余例作了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服药已达2年以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服药2~4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抑制率达95%以上;治疗12周时HBV DNA阴转率可达90%~100%,52周时持续阴转率为80%。但HBeAg阴转率仅为12%~16%,HBeAg(-)及抗-HBe(+)血清转换率为5%~8%,ALT复常率为60%。治疗后52周时复查肝活检,肝脏炎症坏死病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亦有减轻。停药后大多数病人出现复发,但HBeAg(-)和抗-HBe(+)血清转换者停药后常不复发。该药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变异,治疗1年后HBV变异发生率为10%~20%。这一变异为HBV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变异,共分2型。Ⅰ型YMDD变异为HBVP原基因741个核氨酸A→G置换,第552个密码子YMDD中蛋氨酸(M)被缬氨酸(V)取代;Ⅱ型YMDD变异为P原基因743个核苷酸G→T置换,第552个密码子YMDD中蛋氨酸(M)被异氨酸(Ⅰ)取代。YMDD变异株复制能力低于野生株,故血清中HBV dNA水平较低,但停药后野生株又可替代变异株。当YMDD变异时病情可复发,病人出现恶心、乏力等症状,并可表现为ALT升高。血清HBV dNA转阳。国内用拉咪呋定治疗396例慢性乙肝,48周时发生病毒变异者48例(12%),其中20例(42%)血清HBV dNV重又转阳;42例(87.5%)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治疗前。绝大多数病人继续用拉咪呋定治疗仍有疗效,肝组织象亦有改善,说明发生HBV变异者仍可继续治疗。因拉咪呋定停药后复发率很高,且长期口服不良反应轻,因此主张长期用其治疗,直至出现HBeAg(-)及抗-HBe(+)血清转换时停药。 2.法昔洛韦(Famciclovir) 为鸟苷类似物,亦是无环鸟苷衍生物,可以口服,进入人体后转换为潘昔洛韦。该药可在细胞内迅速形成三磷酸盐,具有抗病毒作用。其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有2个重要特点:①在细胞内代谢慢,半衰期长,药物浓度高;②可抑制HBV cCCDNA复制,抑制率达50%。初期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治疗慢性乙肝可使血清HBV dNA水平和ALT活性明显下降,但近期研究证明,其抗HBV作用较拉咪呋定弱,HBeAg转阴率低;不良反应轻,停药后病情易复发;长期应用可导致HBVP原基因发生多位点变异而产生耐药,使病情复发及血清HBV dNA和ALT出现反跳。一般主张,法昔洛韦与其它抗病毒药如拉咪呋定、干扰素并或免疫调节剂如Thymodinα1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洛布卡韦(Lobucavir) 为近年来新研制的鸟苷类似物,具有较强的抗疱疹病毒和抗HBV作用,现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服药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可下降310g10)或转阴,但HBeAg转阴率较低(约10%),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不良反应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头晕及腹痛,停药后症状消失。洛布卡韦对拉咪呋定耐药病人有效。 4.阿地福韦(Adefovir) 为近年新合成的腺苷类似物,具有抗逆转录病毒、嗜肝病毒和疱疹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现正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该药可使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4log10或转阴;ALT升高病人的HBeAg阴转率为20%~27%,而ALT正常者治疗后HBeAg多不阴转,停药后亦可出现病情复发。阿地福韦治疗后可出现血清ALT活性升高,常有HBcAg特异性TH细胞增殖反应。阿地福韦是否还有免疫增强作用、对ALT升高病人是否疗效好及其对复发的关系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尚有二脱氧氟硫胞嘧啶(FTC)、L-氧用阿糖尿嘧啶(L-FMAU)、环氧羟碳脱氧鸟苷(BMS2000475)等新近研制的核苷类药物,均有较强的抗HBV作用,已先后进入临床前、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新核苷类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临床应用结果有以下共同特点:①作用的靶位点为控制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活性;与dNTP竞争性掺入复制的DNA链终止其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口服吸收良好。③对HBV抑制作用强,可迅速、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④毒性低,可长期应用。⑤停药后复发率高。⑥长期应用易产生病毒变异引起耐药,影响疗效。 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公认,干扰素α是治疗丙型肝炎首选有效药物,疗程(3~6个月)结束时近期完全应答(血清HCV rNA阴转及ALT复常)率为40%~50%,停药半年~1年的持久完全应答率为20%~25%,疗效并不满意。加大剂量只能有限提高疗效,而延长疗程则能更多地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997年在美国NIH召开的治疗丙型肝炎共识会上建议,将干扰素α的疗程延长为1年。 近年来,应用干扰素α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取得更好的疗效。1998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对100余例慢性丙肝进行了干扰素α联合病毒唑与单用干扰素α不同疗程(24周和48周)的对比观察。结果联合治疗48周组、24周组持久血清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41%、33%,持久ALT复常率分别为43%、36%,疗效较单用干扰素α48周组(16%、20%)提高2倍左右;而联合治疗48周组疗效略优于联合治疗24周组。另一组对复发性慢性丙肝的治疗表明,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疗效可提高9~10倍。但病毒唑可导致溶血反应,使血色素下降及间接胆红素升高,且因其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还存在疗效不够满意、有一定毒性、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而疗效不够满意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肝炎病毒在细胞内寄生和复制,由于抗病毒药在细胞内不能达到足够浓度,使病毒不能彻底清除。2.肝炎病毒易发生变异而形成耐药株。3.HBV dNA可与宿主细胞DNA整合不易清除。4.对HBV复制的原始模板HBV cCCDNA,目前的抗HBV药物尚难完全将其清除。5.慢性病毒性肝炎易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影响了抗病毒药物疗效。 四、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瞻望 今后抗病毒治疗应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1.研制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疗法。2.进行抗病毒联合治疗的研究,如抗病毒药物之间、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3.抗病毒药物的导向治疗。4.新的免疫治疗,如CTL疫苗治疗、免疫复合物治疗、DNA疫苗等。5.基因治疗,包括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