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抑郁症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因很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按起病原因可将抑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或体内性)抑郁指有明显原因,如继发于躯体疾病、药物(如皮质激素),抑郁是这些疾病或药物作用的直接后果。原发性抑郁一般查不出明确原因,故又称不同源性抑郁,是精神病学中研究的重点。 抑郁症病因可概括分为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原因。临床观察首次发作患者往往伴有心理应激事件,但不应错误理解是思想问题。事实上心理和生物因素相互交织,心理因素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应激,也是通过生物因素中介的。长期以来生物学因素研究得较多,近年来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的病因学意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重点介绍生物学病因研究的一些进展。 1.遗传学研究: 临床观察某些病人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史。调查发现抑郁症先证者患本病机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机愈高。如双亲均患病,子代患病机率可高达50%。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女双卵双生子同患病率高,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高。寄养子研究也支持与遗传关系密切,与环境关系不大。近年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本病易患基因与5、10号染色体连锁,但此结果尚有待证实。 2.神经内分泌研究: 临床发现约50%库欣综合征病人伴有抑郁症症状,经治疗皮质醇水平正常后,抑郁症状也随消失,表明本病与神经内分泌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研究较多的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很早就知道抑郁病人血浆皮质醇水平高,尿皮质醇及代谢物排出率也高,近年还发现病人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放激素浓度增高,提示抑郁病人HPA轴功能障碍。抑郁病人不仅皮质醇分泌高,分泌节律也有改变。正常人后半夜分泌减少,用氟美松可抑制分泌。50%抑郁症病人口服1mg氟美松,血浆皮质醇仍居高不下,此即氟美松抑制试验(DST)阳性,一度视为抑郁症的一种生物学标志,并作为辅助诊断之用。可惜特异性不高,其他一些精神病也可出现阳性。DST可作为复发的预测指标,经治疗后如未恢复正常,往往提示复发风险较大。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可测定病人HPT轴功能,约1/3抑郁症病人TRH试验反应迟钝。 3.神经生化研究: 是近30年来研究的热点,与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关,药物既然可以改善抑郁心镜,也可通过作用机制提供抑郁症病因和(或)病理生理学重要信息和线索。抗抑郁药主要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提出了抑郁症病因的两个主要假说(1)单胺假说:60年代提出此假说,认为抑郁症是及脑中单胺递质[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功能不足,理由是利血平耗竭中单胺可以引致抑郁。很多抗抑郁药,不论是减少单胺降解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还是抑制单胺再摄取的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作用机制虽不同,最终均升高突触部位单胺水平,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2)受体假说:由于MAOI和TCA升高NE/5-HT的作用发生快(数小时),而临床显效时间至少需2周。迄今大量的研究仍未能证实抑郁症病人血、尿、脑脊液确有NE及其代谢物缺乏的证据,仅用单胺假说很难自圆其说。因此,70年代以来人们对突触后受体敏感性的改变更为重视,提出抑郁症是脑中NE/5-HT受体敏感性增高的缘故(即超敏)。许多抗抑郁药却下调β-肾上腺素受体和5-HT2受体敏感性而达到治疗目的。其实这两种假说并不互相矛盾,单胺假说强调突触前单胺摄取抑制的急性药理效应,受体假说侧重突触后受体的适应性变化,实际是同一机制不同环节。 由于新一代抗药选择性5-HT摄取抑制效果卓著,5-HT在抗抑郁药和抑郁症病因中的作用更备受重视。现有的一些体内外实验也支持抑郁病人确实存在5-HT功能障碍,例如抑郁病人血浆色氨酸(5-HT前体)水平低、脑脊液5-HT代谢物也低,自杀者额叶皮质5-HT受体密度增高,都说明抑郁症与5-HT关系密切。随着人们们递质受体生理功能、亚分型的了解,特异性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发现,活体受体测定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体分离、克隆技术应用,必将为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开辟广阔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