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ani等用猫及豚鼠作实验,以0.01ms的方波20~40ν电脉冲刺激颞骨外面神经末梢,在茎乳孔及面神经水平段用两组电极记录诱发电位,结果记录到潜伏期为160~280μs的逆行电位。若在两组电级之间用微型针刺挟挤神经3~5秒,再刺激时只能在针刺远侧记录到逆行电位。通过放置在动物外耳道的电极也可记录到逆行电位,将此法试用于正常人,记录电极置于外耳道后壁紧靠鼓膜,地极在耳后,刺激面神经的颧支、额支及颌支。用0.1mS的方法,5~8mA电流,每秒2次,迭加64次。结果也记录到了逆行电位。试用于贝尔氏麻痹,起病第二天电位减低,第九天记录不到电位。Hanson等于1985年就曾报道此类方法。国外还有一些学者,也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但因为受刺激伪迹和面肌复合动作电位(CAP)的影响较大而影响结果分析;同时,对其所记录的FNAEP的确切来源位置尚不清楚,所以,就限制了其临床的作用。
国内有人采用极性交替的恒流刺激电信号经皮电刺激茎乳孔面神经,在正常人鼓膜(15耳)及鼓室(9耳)记录FNAEP方法,探讨人体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FNAEP)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都能记录到FNAEP,且其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刺激强度为阈强度的2倍时,FNAEP达到最大,急性颞骨内面瘫后FNAEP波幅减小,峰潜伏期延长,并随面瘫的好转FNAEP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是:FNAEP可做为早期诊断急性颞骨内面瘫的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