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清朝末年,传统的民间中医在青岛地区比较活跃行医者或板小型诊所,或为坐堂中医。随着德国殖民者的侵入,殖民当局歧视中国民间中医,设立种种“法规”加以限制,致使不少中医开业困难,生活不得温饱。传染病、地方病常年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贫病家加的悲惨镜地。德国殖民者侵占青岛后,曾把所有的青岛人驱逐到大、小鲍岛和台东镇居住。由于居住环境恶劣,传染病多次暴发,疫情非常严重。随后,德国天主教和基督教相继在青岛办起了教会医院,名曰慈善事业,实际是借以宣扬西方文化和强化殖民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又极力发展日本私人医院。目的也是为巩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地区流行性传染死亡率很高,仅1926年9月的一次霍乱流行,300多名中因无钱医治而死亡者竟达167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医疗卫生事业极为落后,缺医少药十分严重,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医疗机构,但同样也是为统治者和有钱人兴办的,广大劳动人民有病得不到治疗,健康得不到保障,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城乡,死亡率很高。至1949年6月,全市城乡包括私人诊所在内,仅有设备简陋的卫生机构76处,病床105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50人。全市大小医院26处,其中有8处是小型公立医院,其余均为床位很少的私人医院,企业医务室寥寥无几。些医疗机构绝大多数设置在市区,医疗设施、手段也极为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政论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拨出大量经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除国家、集体、企业兴建了大批的医疗卫生机构外,还对原有机构进行了改造。在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市区先后新建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青纺医院和青岛钢厂、四方机车厂、橡胶二厂医院以及市传染医院、精神病医院、肿瘤医院等。同时,每个区都新建了区医院,大部分街道管区建立了门诊部或卫生所,300人以上的工厂、企业以及大、中学校都建立了保健站或医务室。同时,还特别重视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县、区都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县级综合医院及县一级的防疫站和专业医疗防治机构。家村各村都建立了卫生所,配备了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等,改变了农村医疗卫生长期落后的局面。1978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92个,其中有医院212处;门诊部(所)915处;疗养院12处;防疫站13处;妇幼保健站9处;共有医疗床位13084张。建国以来,全市先后新建发大批卫生医疗机构,面积达41万多平方米。其中先期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即墨、莱西、平度县医院的病房、门诊楼;还有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的病房楼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的卫生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专家、领导靠边站,建国以来建立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除,基本建设停止,医院管理一片混乱,医疗卫生统计制度也形成自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政府每年拨出大量经费投入医疗基础建设。1979~1988年10年间,青岛市用于医疗、疗养设施建设总投资额达2亿元。到1988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53个;拥有医院228处;门诊部(所)已达1230处;疗养院(所)有27处。防治专门疾病的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所分别发展到13处和15处;妇幼保健站发展到12处。全市已拥有各种医疗病床21677张,大大缓解了群众患病住院难的问题。 在全市59所综合医院中,市立医院规模最大,14层,60米高,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的新建病房大楼,为青岛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增添新姿,成为全市烧伤和影像医学的中心。其他综合医院也各具特色,市人民医院的职业病防治,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普通外科,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和神经外科,都为青岛市的医疗事业增色。综合医院形成了全市的医疗中心,医疗专业科室齐备,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20多个专业科室。此外,还新建了妇产、儿童、传染病、皮肤病、精神病、肿瘤、结核和市中医院8所专科医院以及防疫、卫生检疫、妇女儿童保健、药品检验等专门卫生机构。这些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青岛市人民身体健康创造了良好的卫生医疗环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市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到1978年底,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发展到16921人。1978年以后,平均每年以5.2%的速度递增,而且队伍素质也有明显提高。1988年底,全市已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669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达1503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6.4%;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1人。其中,中、西医师以上职称的已达9604人,药剂师1313人,助产士432人,护师3079人,护士2707人。各级卫生部门加速在职技术人员的培养,重视医学科学研究,医药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78年以来,有77项科技成果获得世界、全国、卫生部和省、市级奖励。青医附院中医科教授史道生研制的治疗冠心病特效药“环心丹”,有效率达93.4%,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获国家经委颁发的金龙奖。青医附院皮肤科研究室主任曲魁遵研制的治疗酒糟鼻的特效药“肤螨灵”,有效率达98.4%,获全国首届发明展览会发明奖和第十四届日内瓦发明展览会银牌奖。青医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世全研制的袖珍式无创伤皮肤对合器获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铜牌奖。市卫生防疫站和环卫处研究成功的“高温生物发酵法粪便无害处理”、崂山县人民医院继承挖掘的治疗瘫痪的祖国医学“点穴疗法”、市立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急腹症、市中医院研究成功的“气功和外信息治疗仪”及成功地运用该仪器治疗冠心病、青医附院研究成功的降糖素、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东风化工厂研制成功的“青岛Ⅲ型双重造影硫酸钡混悬剂”等,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地位,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好评。同时,在许多疑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几年来,国家还拨出了大量经费给医疗单位添置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的是从国外进口的大型精密医疗器械。1979-1987年,引进技术进口设备89项,如全身CT多功能B超检查系统、半自动化化分析仪、X光摇篮、血气分析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等等。这些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提高了青岛市的医疗技术水平。 各综合医院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加强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特点。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台东区医院骨科,市北区医院中医、眼科等都各具优势。经过以上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综合医疗技术水平,使许多原来不能诊断、防治的疾病现在能够及时诊断和防治了,许多过去不会做的外科手术现在会做了,如冠状动脉造影、法乐氏四闻症、心脏瓣膜置换等心脏直视手术和肾移植、肝移植、脑血管搭桥、喉头再植、95%大面积烧伤抢救等,要求严、难度大的外科手术都能成功地进行。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有:神经外科在全省处领先,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肝胆PTC造影及溶石治疗法亦在全国领先。 青岛是沿海港口城市,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卫生部门在中共青岛市委和市人民政论的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行疾病防治工作,治理环境卫生,有效的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传播。50年代开展大规模的除“四害”、讲卫生的群众运动,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渠,整理市容村貌,较快地改善了城乡卫生条件。1952年和1958年,青岛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1978年以后,全市人民又掀起了大搞卫生的高潮,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连续被评为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城市。 各级卫生部门加强了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管理,开展了计划免疫和发病人的严格隔离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生。天花、霍乱、黑热病、白喉、回归热、丝虫病、鼠疫等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早已被消灭。麻疹、百日咳、婴儿瘫、流脑、结核、疟疾等病有的基本消灭,有的得到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2种传染病的总发病率1987年比1981年下降61.09%。建国初期,在青岛市死亡人口中,患传染病死亡的人数占首位,现在已退居第七位。1988年“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覆盖率达92.26%,被省评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达标单位”一类达标城市。 为解决青岛市部分县乡、镇群众喝高氟水受氟害的问题,中共青岛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采取国家、集体和群众共同集资的办法,大兴除氟改水工程,已完成氟区的全部改水任务,使全市氟区86.96万人喝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解除了高氟危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全市卫生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胆探索,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全市已开办了医疗联合体41个,缓解了全市“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同时,允许工厂企业和部队医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正规病床2000多张。个体行医也得到了适当的发展,到1988年末全市个体开业人员494人,比1983年刚兴起时的8人有很大的发展,承担了一定数量的诊疗任务。为了方便年老弱残和慢性病患者,全市城乡各医院广泛开办了家庭病床。1988年,全市共开设家庭病床13420张,对缓解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治疗难起了重要作用。从1987年开始,市、县级医院都相继开办专家门诊、挂牌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 青岛市1902年即为疗养地,但仅有北九水神职疗养院一所。建国后,青岛市疗养事业迅速发展,至1988年建成5个疗养区,共有中央、省、市疗养院(所)27处,床位5653张,卫生技术人员1571人。其中有3所疗养院开办了康复医院。 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加强,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大为下降,人口死亡率显著低,平均寿命延长。1988年全市人口死亡率为6.5‰,比解放初的15‰下降了8.5‰。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由解放初的11.3‰下降为5.6‰;农村人口的死亡率由解放初的15.7‰下降为6.6‰。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现在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3岁,比建国前提高1倍以上。 建国以来,青岛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白求恩为榜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在医疗战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运动中,青岛医务界积极组织志愿赴朝医疗队,在84名队员中,有29人前线立功,医疗队集体受到东北军区的能报表扬。1976年唐山大地震,青岛共接收3个专列,11架次飞机,共2077名伤员,青岛市医护人员昼夜抢救,千方百计减轻伤员痛苦,出色地完成了救护任务,受到唐山救灾指挥部的表扬。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爆炸起火,市卫生局接到市政府电话后,在20分钟内组织了15支医疗救护队,迅速赶赴火场第一线救护伤员。76名伤员经过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全部安全脱险,痊愈出院。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分别发来贺电,对青岛医务界的抢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已故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解剖学专家、原青医附院院长、青岛医学院顾问沈福彭教授,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青岛市的医疗卫生事业。1982年2月9日沈福彭逝世,他临终遗言,将遗体献给亲手创建的青医解剖学教研室,待解剖后串成骨架,使其能“在倾心的工作岗位上继续站岗”。6月11日,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医学教授沈福彭同志学习的通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许多报刊、杂志都发表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向沈福彭同志学习。原青医附院院长、著名眼科专家潘作新教授,生前带领眼科全体医务人员向社会倡仪,死后献出角膜,把光明留给人间。1983年2月3日,潘作新教授病逝,按照他的遗愿,将角膜移植给山东省海阳县一青年农民病人,并使患者重见光明。他们高尚的医德,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为青岛医务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81年以来,全市卫生界有15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有10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立医院内科二病房、市中医院内科一病房、青医附院妇产科病号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有25名护士被评为省级优秀护士,有5人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有一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青岛市的医疗卫生事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各项改革,在医疗卫生体制管理、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健、疾病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疗技术及医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一个门类齐全、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已经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卫生面貌,有效地保证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青岛市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连续被评为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