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1902年8月,霍乱传入胶澳,发病247例,死亡116人(其中欧洲人发病12例,死亡6人)。1919年发病191例,病死率为60%;1926年发病304例,死亡167人。1938-1945年,每年都发生霍乱。1939年青岛为暴发区,发病131例,死亡97人。
建国后,每年对重点人群(渔民,饱含、服务行业等)注射霍乱疫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同时加强渔船的检疫,以防止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1979年6月21日下午,青岛市台西医院报告了解放后首例霍乱病人,系食Eitor弧菌污染的毛蚶所致。后在市场出售的及青岛冷藏厂的116个样品中查出6株Eitor弧菌,在冷藏厂下水道和污水排放口各检出一株Eitor弧菌。同年9月1日,在崂山县棘洪滩公社洪江河桥下又检出一株稻叶血清型Eitor弧菌。为防止弧菌传播,对12个疫点疫区的人群接种了霍乱疫苗。疫区共有人口3510人,接种人数3125人,粪检4063份,预防投药6626人次。查出2名渔民病人,全年共发现5例病人。
1981年发生2例病人,其中一位是77岁的乞丐。1982年发生2例病人,均为农民,其中一例男性为本地感染,7月28日在受严重污染的水塘内洗澡感染发病,病人体内分离的抗性株在与8月份在该村貂场存放的冻鱼中检出的一株稻叶型Eitor弧菌相同;另一例女性为输入性病例,为稻叶型流行株感染。1982年在6个疫点,共11个疫区,检验细菌标本76663份,投服预防药380人份。
1985年青岛市遭受九号台风袭击,发生霍乱大流行。流行期为8月15日至9月25日,全年共发病112例,病例散布于市区和郊区5县(崂山、胶县、胶南、即墨、莱西)。市区发病率为3.15/10万,农村为1.53/10万。病原菌为Eitor弧菌小川血清型。病人全部入市传染病医院治疗,重型病人占46%,经积极治疗,无一人死亡。在防治中,市防疫站严密监测全市饮水、饮食,定时定点对自来水作微生物检验和末稍水余氯测定。加强了疫源检索,共检验海产品蛤蜊、鱼、蟹、淡菜(俗称海红)等182份,其中5份检出Eitor弧菌,阳性率2.74%;检验水样标本270份(污水、海水、井水、河水、塘水),其中14份Eitor弧菌阳性,阳性率5.18%。
天花 1903年,发病2例,死亡1人,均为欧洲籍儿童。1931~1947年,每年都有发生。除1935年和1941年为暴发流行期外,其余为散在发生。1949年发生天花22例,青岛市人民政府于6月12日组织各公、私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全市12岁以下儿童名费种痘,计接种184441人。1950年发生4例,种痘207577人。1951年发生2例,种痘人数占全市人口的76.6%。1952年起,再无天花病例报告。198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天花后,种痘工作即行结束。
病毒性肝炎 1942~1943年,日本人尾河顺太郎等在青岛地区发现50例病毒性肝炎。1959年前均有散在发生。1960~1986年,年发病率波动在33.17~375.88/10万之间,每隔5~7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其中以1962年和1977年发病率最高。1960年成立青岛市肝炎病院,选择性收治急性黄胆型肝炎。1962年肝炎病院撤销,转由市传染病院收治,逐渐成为其主要的收治病种,增加了肝炎病区和病床。1973年,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监测,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携带率7.0%左右。1983年1月,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984年后,肝炎按南宁防疫工作会议的标准分型,提高了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增设了肝炎门诊。1987年始,全市逐步普及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
细菌性痢疾(菌痢) 建国前,菌痢发病较多年份为1907年1050例,1930年2249例、1947年1152例。建国后,菌痢发病各年时有起伏,发病率以1977年和1978年为最高,分别为934.17/10万和563.73/10万。
1963年后,各医院加强门诊和住宅隔离治疗,开设肠道门诊。1983年10月至1984年10月,菌痢主要为志贺氏菌株感染(以福氏菌为主),多为散在发生,农村多于城市。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福氏菌型病人。至1986年,中毒性菌痢已极为少见。
伤寒及副伤寒 1899年10月,伤寒病在侵青德国士兵中发生18例;1900年4月又有7例德国士兵发病。1901年10月德国士兵发病34人,死亡6人。1928年薛家岛地区流行的伤寒传入市区,1929年发病776例。此后,几乎每年都有伤寒及副伤寒散在发生。1949~1986年,发病率波动在0~16.02/10万。其中有24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唯1952年和1977年无病例报告。1961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发病224例,由市传染病院收治184例。1981~1982年,市区发病率为0.47/10万,郊区为1.80/10万。
脊髓灰白质炎(脊灰) 1955年发病率29.85/10万,1957年24.90/10万,1959年46.30/10万,1963年38.53/10万,发生过4次较大流行。发病规律为隔年发病增高,每4年流行一次。其余年份散在发病,全年都有病例报告。流行年中多集中在6~10月发病,5岁以下儿童较多。尤以3岁以下幼儿为最。发病年龄在2个月至32岁之间。50年代城市发病多,60年代农村发病人数逐渐增加,70年代以后主要集中在农村。
1960年始,市区和崂山郊区7岁儿童普遍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活疫苗)。是年,青岛市参加了全国活疫苗效果观察。1979年,市防疫站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进行了《人2倍体细胞2BS株制备小儿麻痹活疫苗》、《Ⅱ型活疫苗糖丸的服用观察》等课题研究。1986年,无脊灰发生。
麻疹 建国前青岛市麻疹多有发生,但未列为法定传染病。50~60年代,青岛市麻疹发病率很高,隔年流行一次。1964年发病率高达2271.20/10万。重症由市传染病院抢救治疗。在每次大流行期间,各医院小儿科均设麻疹隔离病房,集中收治麻疹患儿。1965年,市南、市北两区率先对311名8个月至5岁的易感儿童施行疫苗接种。1967年11月,全市开展了易感儿童的预防接种。嗣后,每年11~12月对全市7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自1967年后,麻疹发病率开始下降。1981年3月,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化工学院的大学生中发生了一次流行,24例病人均为青年大学生。1968~1985年,发病率在1.11/10万~375.07/10万之间。1978年施行计划免疫后,发病率及病死率大幅度下降。1974~1978年、1982年、1983年和1985年无死亡病例。
百日咳 1950~1970年百日咳发病较多,多数病情危重,由市传染病院收治。1958年、1959年、1963年和1965年都发生过较大流行。1963年发病率高达278.44/10万。
建国后,开始使用百日咳疫苗。1959年以前,疫苗供应量少,年接种率仅占易感儿的14.77%。1960年以后,应用百白二联菌苗,供应量增加,年接种率平均在37.42%。1968~1978年接种率提高到71.59%。1980年后,计划免疫应用百白破三联菌苗,年接种率平均为89.24%。1981年后,年发病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
白喉 1902年10月至1903年10月,胶州发生白喉流行,儿童死亡较多,青岛市区发生白喉流行。1906年10月至1907年10月间,青岛市细菌检疫站首次检验出2名欧籍儿童和3名中国儿童感染白喉。1907年10月至1908年10月,又发现2名欧籍患儿。1930~1947年,每年发病在100例以内。1950~1951年,青岛市发生白喉病流行,发病率为53.46/10万和79.35/10万。1959~1960年间再次发生大流行,发病率高达79.85/10万和115.59/10万。发病多集中在9~12月。市区患儿多于农村。1961年后,发病逐渐降低,由市传染病院治疗。1963年后对15岁以儿童全部实施接种。1967年试用百、白、破混合制剂和精制白喉类毒素。1972年全市在15岁以下儿童全面推广应用百、白、破和精制白喉类毒素。1972~1976年,年发病均在5例以下。以后,除1977年和1980年各发生1例白喉外,再无病例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1931年青岛市发病9人。以后,各年多有发病。1935年公布的《青岛市医院开业医师及中医士填报传染病周报表办法》中,正式把流脑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建国后,市传染病院每年收治流脑病人。1964年和1967年两次发生流脑流行,发病率分另为169.50/10万和390.17/10万,病情凶险,重病以休克型为多。1969年以后,发病率一直在50/10万以下。
猩红热 1903年10月至1904年4月,四方、李村和胶州发现猩红热病例。1908年10月至1909年10月,即墨发生小规模猩红热流行,并有死亡病例。同期,市内发现1名欧洲儿童,3名中国儿童病例。解放后,病例仍然散在发生,1955年10月至1956年1月,全市发病726例,死亡8例,其中台西区411例。1956~1959年和1964~1965年及1972年,发生了3次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持续4年,发病人数较多,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人数的83.32%。以后再未发生猩红热大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 1977年胶南县发生首例出血热病人。1980~1986年,全市共发病5975例,市区发生1例,其余均在农村,市区的1例患者亦是在农村致病。农村患者分散在胶县、平度、即墨、胶南、崂山、黄岛和莱西。胶南县和黄岛区为出血热病例多发地区,在1984年发生的1407例病人中占1110人(死亡83人)。分别占同期发病和病死人数的78.89%和60.15%。黄岛区呈暴发流行,年发病率329.02/10万,胶南县为106.21/10万。自1981年,胶南县、胶县和即墨县采取定人、定时、定点调查鼠螨生态和分布状况,高疫区黑线姬鼠及带螨指数明显高于非疫区。1982年11月12日,青岛市地方病办公室设立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小组,制定了《青岛市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至1984年,建立了6075个基层专业队伍,培训专业人员45397人,召开专业会议3290次,张贴宣传画503047张,科学灭鼠810万只(其中黄岛区140742只)。青岛市防疫站与黄岛区防疫站在重点疫源辛安镇灭鼠试点,一次来鼠率达95%以上。1985年开始应用“循序灭鼠法”对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的范围实行家鼠、野鼠并灭,一月内“无鼠害”达标。1986年开始创建无鼠害市。全市鼠密度很快降至国家无鼠害标准以下,逐步控制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
狂犬病 建国前仅1940年记载3例。1951年3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布预防狂犬病的《关于加强犬管理办法》。1955年10月15日,崂山县李村镇发现首例狂犬病人,因被狗咬伤发病,21日死亡。1979年,胶南县报告第二例病人。1980年报告23例,1981年9例,1982年2例。1980年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农业厅相继下达了22个关于预防狂犬病的文件。1980~1986年共免疫被犬咬伤者10285人,免疫警犬、科研用犬、农村饲养家犬180163只,捕杀犬97626只(其中市区2432只)。1983~1986年,未发生狂犬病例。
布鲁氏杆菌病(布病) 1958年11月10日至24日,青岛市卫生防疫站实施山东省《消灭布鲁氏杆菌病规划草案》,首先对市畜牧公司牧场、胶县、胶南县和即墨县进行调查,共检查680人,查出病人4例,检出率为0.58%。1972年报告37例,1974年报告1例。
1958年对经常接触宰杀、肉加工、皮毛肠衣加工和从事畜牧的人群进行普查及治疗。1959年开始,每年定期对畜牧总场、肉类加工厂、饲养场、肠衣厂和皮毛加工厂的工作人员进行M104菌苗预防接种。1977年5月至9月,对多次接种M104菌苗产生过敏的1500余人进行调查研究,确认多次接种对人体有害。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三等奖。
斑疹伤寒 1899年夏,斑疹伤寒由山东省内地传入青岛,在欧洲人中发生6例,大鲍岛区中国居民中也有发生。1900~1948年间,呈零星发生。建国后,卫生防疫部门多次灭虱。1961年前,每年发病少于20例。1961~1962年,病例骤增。1961年发生1170例,死亡6例。1962年322例,死亡3例。1962年开始接种菌苗,1963年以后发病率下降。至1985年,年发病数在50例以下。1986年发病125例。除1961年和1962年有死亡外,其他各年均无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每年均有发病。1951年纳入疫情报告。1966年和1967年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7.54/10万和34.11/10万。病死率在50年代多高达20%以上,60年代后逐渐降至10%以下。仅1961年、1976年和1977年无死亡病例。乙脑发病高峰月在7~10月间,主要是8月份。1966年以前,发病年龄多在15岁以下。1980年后,大年龄组发病比重增加。
1952年青岛市乙脑防治委员会成立。至1954年,调查发现蚊虫5属22种,掌握了蚊虫越冬及吸血习性,在全市开展了生物灭蚊及药物灭蚊运动。青岛市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始于1952年。1967年前仅接种病人和接触者。1967年,接种范围逐渐扩大,1~15岁儿童普遍接种。此后乙脑发病率逐年降低,后遗症也明显减少。
黑热病 1906年总督府医院细菌检验站在山东省两名患恶性脾脏肿大的病人身上,第一次发现黑热病寄生虫。1908年又报告2例。1946年发病114例,1947年发病233例,1948年发病210例,多为农民。1949~1952年间发病较多。1953年后发病极少,1962年4月,发生最后1例。病例多发生在郊区,市区也有散在发病。1956年以后,青岛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划片包干普查黑热病,建立发病和治疗登记。对病人家庭喷洒“666”灭蛉,在居室半径15米以内的外环境全面消毒。
疟疾 1899~1907年间,侵青德军中有间日疟发病。1904年、194 6年和1947年分别报告为62例、369例和2183例。建国后,疟疾发病曾出现3个高峰年:1961年发病为137.78/10万、1965年发病率为190.77/10万和1971年发病率为356.15/10万,以1971年为最严重。疟疾病人多分布农村,均为间日疟,全年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多。
1958年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灭蚊。1958年开始普查普治。1959年普查145025人,累计病人220人。1961年,重点加强对新老病人的抗复发治疗。5月投药2177人(占应投药人数的66.33%),6月又投药3136人(占应投药人数的84.23%),7月再次投药3158人(占应投药人数的85.83%),控制了疟疾复发。60年代末期,由于预防性服药及抗复发治疗工作一度中断,1969年发病开始回升,1970~1972年又出现疟疾发病高峰。1978年后,农村防蚊设备增加,环境卫生日益改善,灭蚊工作恢复。自1980年后,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逄。1980~1986年,青岛市卫生防疫站进行了“划灶灭源”防治疟疾的试点及推广。试点村及乡(镇),7年间疟疾发病率从26.91/10万降至0.14/10万。全市发病人数下降80%以上。
流行性感冒(流感) 1957年和1968年,青岛市发生过两次流感大流行。1957年3月21日至4月15日,由散在发生到大面积发病,发病人数工厂为20407例,中学生14659例,居民及小学生33946例。流行期间,全市发病约32万人,罹患率中学为30%,工厂32.28%,合作社70~80%;城市居民25%,郊区居民20%。全市平均罹患率30有左右。致使部分学校停课1~2天,12家工厂自3月25日至4月15日缺勤达19314天,有9人因流感合并肺炎死亡。病原分离系甲2型流感病毒。1968年7月下旬,40个单位的发病率在20~80%之间,病原分离为甲3型流感病毒。1972年青岛市卫生防疫站制造大量流感减毒活疫苗,对20.29万人进行了喷雾免疫,并对活疫苗效果进行血清学观察。共测定81份血清,免疫前几何平均值为1:157.4,免疫后1个月为1:291.7。其基础抗体水平较高,但免疫后仍有较为明显的增高。
回归热 1899年夏,大鲍岛区的中国居民发生回归热。1900年春发现4例回归热病人(3例为德国士兵,1例为中国居民),检验出回归热病原体。1940年报告6例,1946年报告45例,1947年63例,1948年229例,1949年、1950年和1951年分别发生17例、4例和9例。由于提倡讲究卫生,并进行有效灭虱,回归热遂被消灭。
炭疽 首例炭疽病发生于1956年。1963年和1964年各发生12例。1963年4~8月,在青岛毛加工厂连续发生职业性炭疽6例。1964年1月,青岛制革厂先后发生17例(确诊为12人)。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成立抢救指挥部,责成市经委、卫生局、劳动局、轻工局和市总工会等单位组成工作组,赴现场组织抢救。兰州、北京、天津派专家支援,并运来抗血清治疗,结果死亡2人,余均治愈。在短期内控制了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