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青岛仅有几家医院设有小儿科。
50年代后期,市级医院均建立了小儿科,有的医院将儿科与妇科设在一起,静脉输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腹泻、脱水病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60年代初,各市级医院对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炎、暴发性菌痢、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肾炎等小儿急症的治疗技术和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高。1960年青岛市暴发性菌痢流行,市立医院、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建立了传染病隔离门诊,在治疗上采用“邓氏补液法”,使婴儿腹泻并脱水酸中毒的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死亡率由1959年的22%降至7%。1963年,腺病毒肺炎流行,市立医院采用人工冬眠疗法,使治愈好转率达90%。
70年代,全市各医疗单位普遍采用头皮针补液法,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975年5月,市立医院小儿科采用“换血疗法”救治新生儿溶血症5例。1976年冬至1977年春,市立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治愈率由1975年的90%上升至96%。1978年后,市级各医院开设小儿科心血管、血液、神经、脱敏等专科门诊。1979年,人民医院儿科开展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提高以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鉴别诊断。同年,应用B型超声开展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有何特长赘生物的确诊,为脱落后致肺栓塞的抢救胶腹部肿癌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70年代后期,青医附院、人民医院、青纺医院、胶县中心医院开展对小儿白血病的联合化疗,并用双氧水做增强剂,使部分病儿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
1980年,人民医院增设新生儿新式暖箱,可同时抢救2名重症新生儿。1981年市立医院开设专科门诊诊治儿童多动症。市人民医院对重症肺炎的病儿采用抗菌药物和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疗法,明显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80年代,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如小儿肺炎的治愈率由70年代的95%上升到80年代的99%,婴儿腹泻的治愈由70年代的94%上升至80年代的100%。1986年底,部分医院建立了新生儿室,开展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