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 青岛市由政府规定给儿童预防接种是从1902年开始的,对1周岁及12周岁以下的儿童种痘,每年10月1日开始,12月31日结束,强制性种痘,不种者家长受罚。各公、私立学校统一组织接种牛痘。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教育局与社会局共同推行学校卫生教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牛痘和霍乱疫苗)。南京国同政府第二次统治期间,预防接种工作由各区卫生所和驻地公私立医院按市卫生局规定统一进行。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把降低儿童传染病的死亡率,提高儿童免疫能力,列入儿童保健工作的内容之一。据1949年6~12月统计出生婴幼儿2674人,其中死于破伤风者314人,死于天花、麻疹、痢疾者357人。1950年开始接种206681人次,并开始伤寒霍乱混合疫苗和白喉类毒素注射。1951年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50034人次。1952年开始四联疫苗注射1010713人次,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7242人次。
50年代使用百日咳、白喉二联疫苗,在3个月以上婴儿的.6岁以下儿童中进行,每人接种3次,每次间隔4~6周。60年代使用精制白喉类毒素,在1~3年级小学生中进行,每人接种3次,间隔4~6周,每年集中在5月份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点发病地区,在6个月至10岁儿童中进行预防注射。
麻诊疫苗在1965年试用,1967年全面推行,8个月以上易感儿童必须接种。80年代实行接种卡制度,接种率达到75.43~99.46%。
建国前,结核病发病率极高,主要是肺痨病多。为提高儿童抗结核病的能力,青岛市1950年成立“卡介苗接种推行委员会”,在山东大学医院附设医院、市立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市民医院、妇婴保健院设接种卡介苗门诊,由结核病防治所举办3次卡介苗接种人员训练班,培训114名人员,当年接种卡介苗27610人。到1960年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接种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达80~90%。1976年为加强城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半年监视内,对全市1周岁以上,15周岁经下儿童全部予以补种卡介苗。从1980年开始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1985年开始使用冻干皮内卡介苗,新生儿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小儿麻诊防治 麻诊是小儿常见病,俗称沙子。建国前麻诊在儿童中发病率极高,合并症死亡率也很高。
建国后,50~60年代,麻诊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在1957~1966年的10年中,有5年发生大规模流行。为控制大面积流行,降低并发症死亡率,全市实行各医院、保健站地段负责制,做好散居儿童的隔离和管理,由医务人员送医药上门。同时重点加强托儿所、幼儿园集体儿童防治,杜绝蔓延。1959年对93名青年保育员培训2~3个月,使之学会麻疹鉴别和护理知识。在每次大流行期间,各医院小儿科都设麻诊隔离病房,加人、加床,集中收麻诊病儿住院治疗。从1967年接种麻疹疫苗后,了病率逐年降低,到1975年已下降到3.23/10万,发病仍以冬春季多,季节性高峰明显降低。
脊髓灰白质炎防治 青岛市1930~1935年共发生62例脊髓灰白质炎(婴儿瘫)。
建国后1955年7~8月间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截止8月3日,全市发病189例,死亡10例。其中3周岁以下发病167例,占发病人数的88.36%。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斟滋来青岛市检查指导,青岛市组成以张公制副市长为首的青岛市脊髓灰白质炎防治专门委员会,制定了紧急防治措施,发动组织全市医务力量积极防治。全年发病率为总人口的29.85/10万。1957年第二次流行,发病率为24.90/10万。1959年第三次大流行,发病率46.30/10万。1963年第四次大流行,发病率为38.53/10万。
1960年调查健康儿童服用脊髓灰白质炎减毒活疫苗后,血液中抗体明显升高,而且母亲血中抗体亦增高。自1964年起,发病率就逐年明显下降。1966年全市普遍服用减毒活疫苗Ⅰ、Ⅱ、Ⅲ型,较大限度地控制了传染。
药物预防治疗历年采用淡盐水漱口,服生大蒜,以及服用磺胺药和中药,均有一定疗效。据统计,小儿脊灰病经医院治疗者70%以上可以痊愈、好转。历年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较多,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