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小儿脏腑娇嫩,发育尚未健全,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因此历代中医对小儿喂养都十分重视,认为乳儿饥饱全由乳母掌握,乳母必须细心体察,不可哺乳无时,否则伤于乳食,病症蜂起。对于乳量的多少,须根据小儿个体的差异,以及生长发育的需要灵活掌握,古人强调“乳勿过量,宁饥勿饱”,“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大多数中医认为“小儿四五个月,只与乳吃”。6个月以后,除喂乳外,可以逐渐增加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米粉、蛋黄、菜泥。10个月以后,添加面食、烂饭、鱼肉类食品和碎菜。小儿断奶一般认为在一周岁为宜,若哺乳时间过长,不进米面等食物,反令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小儿断奶后,往往饮食不知自节,食后不知饥饱,易为饮食所伤,故凡油腻、稠粘、干硬、煨炒,不可恣纵口腹,否则伤及脾胃,小则成积,大则成癖。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宜多样化,营养要全面,食量要适中。中医认为,过食鱼肉虾蟹可生内热,过食甜食可生中满饱胀,甚则伤及脾胃,产生积滞而化热生火。
中医在育儿喂养中,还总结出“忍七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多跑步”,“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多病”的育儿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