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蛋白的研究进展 2

来源:医学杂志 2006-08-30 07:27:08 

的移行及表皮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在皮损的中心处最高。同时,由于银屑病蛋白的出现改变了病变处的微环境,并和其他趋化因子如:细胞因子IL-8(主要针对CD4+、CD8+及中性粒细胞)、γ-IP-10(主要针对CD4、单核细胞)、IL-10(主要针对CD8+细胞)、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共同对病变局部的炎症和细胞浸润做出反应[6]。事实上,无论合成的还是纯化野型银屑病蛋白均在较IL-8及RANTES(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并可能分泌的因子)浓度低很多的情况下,显示出对CD4+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强烈趋化活性[6]。提示银屑病蛋白在中性粒细胞、T辅助细胞或T记忆细胞亚群向银屑病炎性皮损游走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它与已知的任何趋化因子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趋化活性;在银屑病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控制方面,与α、β趋化因子家族内、外均存在着复杂的调节环路[6]。

  六、银屑病蛋白在其它组织、细胞和疾病中的表达

  (一)银屑病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对肾上腺、脑、小脑、耳、心脏、垂体、肝、肺、脑脊膜、中肾组织、横纹肌、胰腺、皮肤、脾、下颌下腺、肠、胸腺、甲状腺、舌、输尿管等21个胎儿组织的检测表明:除皮肤组织外,耳、舌也有低水平的银屑病蛋白存在;而在其它组织中未测到。对成人组织的检测得到相同的结果。但胎儿皮肤中银屑病蛋白的表达要显著高于成人。银屑病蛋白在表皮基底层上及真皮乳头层网嵴上成簇分布,真皮内仅少量存在[5,7,14]。

  (二)银屑病蛋白在细胞系中的表达:在外周血单核细胞、CD4+辅助细胞、CD8-抑制细胞、CD20+B细胞、N901、NK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及转染细胞、CaCO-2细胞、FL-羊膜细胞、T470、HT1080、HL60等正常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在银屑病病皮损中存在着少量红细胞中不表达。但是,对粒细胞的抽提物进行检测时却发现银屑病蛋白表达显著增高[5]。

  (三)银屑病蛋白在其它炎性疾病中的表达:银屑病蛋白不仅在银屑病表皮细胞中,而且在非正常分化的人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也增高。在异位性皮炎、蕈样肉芽肿、Darier病、炎性硬化萎缩性苔藓等过度增殖和炎性疾病的皮损中,银屑病蛋白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在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皮损中,由于缺乏炎性浸润,银屑病蛋白仅有较弱的表达[7,14]。

  (四)银屑病蛋白在上皮癌中的表达:Rasmussen等[16]对51例膀胱癌患者(43例移行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1例未分化型)的尿液分析后发现:银屑病蛋白在鳞状细胞癌及有鳞状化生的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呈阳性表达。之后,Ostergaard等[17]也证实银屑病蛋白在膀胱粘膜肿瘤的鳞状分化区、角化珠及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区、低分化鳞癌中存在;并出现在这些患者的尿液中,此外,对29例原发乳腺癌、11例乳癌转移淋巴结、9例良性乳腺纤维腺瘤、8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17%的原发乳腺癌,18%的转移淋巴结中都存在银屑病蛋白;而良性病蛋白在乳腺癌中的分布具有特征性;仅在导管、髓质某些细胞中高度表达,而在基质成份及癌周组织中则为阴性[8]。

  七、展望

  由于银屑病蛋白能在银屑病皮损中出现,而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范围的扩大而增高,并在皮损消退、恢复时逐渐下降、消失,因此,可作为早期诊断、鉴别银屑病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记。银屑病蛋白在乳腺癌及膀胱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也为早期诊断、鉴别其良恶性、分化程度、类型提供了依据。尤其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可望提供一种新的、方便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此外,有人已开始运用银屑病蛋白作为一种观察分析的指标,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预后评估进行动态分析,并用于药物筛查与新药开发。

  本文所用缩写:pI:等电点。IL:白介素,IP-10:炎症蛋白10

  参考文献

  1 barker JN WN.J Dermatol,1998;25:778-781

  2Sander dN et al .J Invest Dermatol,1990;95:27-28

  3 ikaheimo I et al.Arch Dermatol,1996;288:63-67

  4 traupe H,Clin dermatol,1995;13:99-103

  5 madsen P et al.J Invest Dermatol,1991;97(4):701-712

  6 jinquan T et al J Invest Dermatol,1996;107(1):5-10

  7 madsen P et al. J Invest Dermatol,1992;99(3):299-305

  8 moog-Lulz C et al. Int J Cancer.1995;63:297-303

  9 burgisser DM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5;217(1):257-263

  10 watson PH et al. Int J Bioedem Cell Biol,1998;30(5):567-571

  11 hardas BD et al. J Invest dermatol,1996;106(4):753-758

  12 capon F et al. J Invest Dermatol,1999;112(1):32-35

  13 semprini S et al.Hum Genet.1999;104(2):130-134

  14 algermissen B et al. Arch Dermatol Res,1996;288:426-430

  15 ruissen FV et al. J Cell Physiol,1996;168:442-452

  16 rasmussen HH et al. J Urol,1995:155:2113-2119

  17 ostergaard H et al .Cancer Res ,1997:57:4111-4117

[1] [2]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