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文献首页 >> 基础医学 >> 生物物理 >> 正文

骨髓血管和血流的研究进展 2

来源:医学杂志 2006-11-13 10:48:29 

病人骨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通透性也比正常人高,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14,15]。

  2.3 G- cSF和 epo应用对骨髓血流的影响

  Iversen等[16]发现给健康成年大鼠皮下注射 rhG-CSF10μ g/kg后骨髓的血流逐渐增高,到8小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的2倍。骨组织的血流不受注射的 rhG-CSF的影响。给大鼠皮下注射 epo1000μ g/kg×3次,间隔6小时,骨髓血流也逐渐增加,72小时后增至正常时的2倍。这些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 epo和 g-CSF提供了某些参考。例如骨髓移植时可以用 epo和 g-CSF促使骨髓血流增加,从而有利于造血细胞的种植。关于 epo和 g-CSF增加骨髓血流的原理, iversen等[17]认为这些细胞因子对骨髓的血管有直接的扩张作用,但其直接的联系尚未发现。一氧化氮在这些细胞因子引起的血管扩张中可能起信使的作用。

  2.4放疗和化疗对骨髓血管、血流的影响

  Narayan等[18]给 c3H小鼠静脉注射5-FU150mg/kg或分次全身照射8Gy,采用骨髓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给予发现5-FU或全身照射后第5天骨髓细胞大量减少,静脉窦明显扩张,融合,推测可能是由于骨髓细胞数量减少,因而减少了对窦壁的压力所致。到第21天,静脉窦扩张消失,血管系统的体积恢复正常,仅静脉窦的形态和大小变化不一致。这为临床对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即大剂量持续较长时间用药与较短时间内用药在骨髓内达到的有效药物浓度是相当的,长时间用药反而增加了化疗的毒副作用。

  3展望

  如前所述,与其它脏器不同,骨髓位于硬性骨鞘内,因此其血管和血流也有其特殊性,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动物白血病时随着疾病的进展,骨髓血流逐渐减少。以此为依据, nooter等[19]采用先给白血病大鼠注射少量的环酰胺,再给予柔红霉素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柔红霉素的疗效,认为其机理可能是由于环磷酰胺使骨髓细胞减少,血流改善,局部组织酸度降低,因而提高了柔红霉素的亲脂性和对细胞的通透性。但对人类白血病骨髓血管和血流的检测结果,多认为血管增多,血流增加。因而,有作者提出,对白血病治疗也可象实体瘤一样,可通过抑制骨髓血管生长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由此也可看出,有关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血管和血流改变特性的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提出新的治疗对策都是有重要意义的。目前国内外对于骨髓血管和血流的研究尚未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我们相信,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必将有更加敏感、更加简便的测定骨髓血管和血流的方法问世,使人们对骨髓血管和血流与造血细胞增殖、生长和发育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单位: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perez-Atayde AR, sallan SE, Tedrow U, et al .Am J Pathol,1997;150(3):815

  2宋增璇,姜学英,杨崇礼,中华血液学杂志,1980;1(1):44

  3 iversen PO, Nicolaysen G, Benestad HB.Blood,1992;79:594

  4 martiat A, Ferrant M, Cogneau A.Br J Haematol,1987;66:307

  5 semb H, Malmo.Surg Gynecol Obster,1971;133:472

  6 lahtinen R, Lahtinen T, Romppanen T, et al.J Nuc Med,1982;23:218

  7 kang YS,Tsukamoto H, McVeigh E. Radiology,1991;179(2):535

  8沈安华,胡水熙,江琦.传感世界,1996;7:26

  9 iversen PO, Thing-Mortens B. Nicolaysen G.Leuk Res,1993;17:663

  10 aguayo a, Kantarjian H,Talpaz M, et al .Blood,1998;92(S1):607 a

  11 fiedler W, Graeven U, ergun S, et al .Blood,1997;89(6):1870

  12 katoh O, Tauchi H, kawaishi K,et al.Cancer Res,1995;55:5687

  13 lahtinen R, Lahtinen t, Hyodynman S, Eur J Nucl Med,1983;3:19

  14 moehler TM, Hawghors h, Max R, et al.Blood,1998;92(S1):99a

  15 rajkumar SV, Fonseca r, Witzig TE, et al .Blood,1998;92(S1):99a

  16 iversen PO, Nolaysen g, Benestad HB.Exp Hematol,1993;21:231

  17 iversen PO, et al.Acta phys Scan,1997;159(4):269

  18 narayan K, Juneja S, garcia C.Exp Hematol,1994;2:142

  19 nooter K, de Vries A, martens AC, et al.Eur J Cancer,1990;26:729

[1] [2]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