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宇航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加州理工学院的Wayland等接触了医学的理工学者们决定将他们精细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探索人体功能。于是,微循环系统的研究被选为突破口。70年代初期电子细胞计数器、微血流流速测量仪、微血管管径图像剪切测量仪、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谱分析技术相继出现。时代性的技术革新将微循环的研究推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广大微循环研究工作者应用微血液动力学、生物流变学和临床血液流变学、活体微循环和大循环显微电视同步检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无创伤临床研究和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方法,对微血管的正常功能及其障碍从临床到实验室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休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治作了进一步阐明。这些成绩使我国的微循环研究在国际上独树一帜。
当前,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微血管功能的研究向纵深开拓。如从组织培养角度来研究大鼠主动脉环的新生末梢微血管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应用肝素、FGF和VEGF等生长因子来研究其对心脏侧支微血管血液循环状况的改善作用;从血管生理学角度,研究微血管内皮源性的EDHF(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作用于微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作用,促进血管舒张、以减弱血管壁对一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应用显微缩时录像等技术从宏观和微观研究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的机制和微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体内循环内皮细胞及其凋亡机制也正在深入阐明。
随着DNA体外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微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生长因子)或基因(受体基因、生长因子基因)的结构、转录和表达异常及其与孕育着微血管源性疾病的内在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正在研究中。有报道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机体的靶细胞后,通过该外源基因的表达来补充缺失或不足的蛋白质或抑制体内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达到治疗微血管源性疾病目的的体细胞基因治疗正从实验室向临床过渡,有一些已获得了成功。有报道将载有FGF5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导入猪的心肌缺血组织,使心肌传导区出现了新的微血管增生、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增强和血流状况改善。另有实验将含有人类VEGF cDNA的裸露重组质粒DNA转入患者的膝后窝动脉后,发现该区域的侧支微血管数目增加、局部血流状况好转。总之,从微循环功能改善的角度评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的效果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的实验工作正为微血管源性疾病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做着坚实的铺路石子。
微循环医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在21世纪的医学生物学的拓展中将居关键地位。
作者简介:修瑞娟 女,汉族,1936年9月生,医学博士,理学博士,毕业于莫斯科第二医学院。1985~199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微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至今兼任瑞典卡洛琳斯卡皇家医学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微循环部主任、 教授。瑞典传统医学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医学研究院院士。现为美国前沿科学学会嘉奖特邀会员、世界微循环学会联合会常委、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中国微循环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甲级成果奖、亚洲微循环联盟奖、国际学术大会奖。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著书6本,发表中英文论文180余篇。
作者单位: 100005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