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3月的米兰国际时装周上,作为美国时装界领袖的拉尔夫·劳伦竟然戏剧性地把自己的男装秀从纽约转到了米兰,故意在米兰个众多男装品牌向往的地方,在他刚刚买下的一家欧洲女装旗舰店举办了一场奢侈的发布。虽然同时PRADA、GUCCI和ARMANI也举行了发布,但只有拉尔夫·劳伦的发布成为第二天《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头版。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CFDA颁奖典礼上,当卡尔·拉格菲尔德接受“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他恳切地说,“我其实是在拉尔夫·劳伦的足迹上行走。对他的注目,现在依然是我的最大愿望。”
在一个人人都高呼“欧洲万岁”的时尚帝国里,作为法国顶级设计师的拉格菲尔德竟然说出如此的惊人之语,如果不是向CFDA评委和美国人民献媚的话,那肯定是发人深思的。
少年心气
拉尔夫·劳伦1939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斯,父亲是来自明斯克的俄罗斯移民,一个绝对平庸的油漆匠。母亲也只是个家庭主妇,对服装并不考究,甚至还有点不修边幅。劳伦从小就对篮球、棒球及球星乔埃·迪马吉约深感兴趣,在服装方面更具天赋,曾试图把军装与牛仔服结合起来,又对潇洒的学生装心驰神往。他还和伙伴们一起学马龙·白兰度的样子,倒扭车龙头,身穿皮茄克,系紧身腰带,他说:“那些旧衣服里有许多真正的故事,我喜欢的就是这个。”
1951年,12岁的拉尔夫下课后要去打工,但那时的他已经能很得体的穿衣服,使本不昂贵的衣服看起来很时髦。在纽约市立学院夜间部攻读商业课程期间,他还同时在布鲁克斯兄弟公司做销售员。他身着粗花呢外套,驾着Morgan敞篷车四处游走。当时的领带几乎千篇一律:深色,狭长。在工作中,他逐渐了体会到了穿衬衫打领带的上层社会的生活形态。
这时劳伦注意到, 除去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嬉皮风格之外,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服饰几乎一无是处。从一条领带开始,劳伦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涯。1967年,鲍布鲁迈领带公司为他提供了一个设计领带的工作机会,虽然从来没有受过设计领带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初生牛犊的劳伦还是接受了这份挑战。“我每到一位客户处,他们总会对我说:‘就是要您戴的那一条。’我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我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时装设计师,但我具有紧贴时代的意识。”于是,首批领带问世了,他把这种新款式的领带命名为POLO,因为这种马球运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舒适而悠闲的美国上层社会的生活。这便是所谓的拉尔夫·劳伦式的生活方式的雏形。
MADE IN AMARICA
Lauren发明的这种“简洁舒适”的领带,比传统的领带宽两倍,色彩鲜艳两倍,价格也贵两倍,可还是销得火热。60年代后期,布卢明代尔的窄式领带取代了拉夫尔的款式,宽式领带被拒绝在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里出售。但是随着Polo品牌的成功,零售商们的目光又很快的回到了拉夫尔的身上。既然宽领带已经形成气候,需要配上大领型的衬衫和宽行翻领才能显出神韵。于是1968年,随着他设计的领带的流行和50,000美元的贷款,劳伦便顺水推舟地建立了Polo时装公司,倡导"简洁舒适"的时尚风格,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这种服饰首先被美国校园所接纳,逐渐又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而成为全球男士的日常服。POLO T恤比无领T恤多了份严谨,又比衬衫少了份拘束。这些年来,POLO T恤的款式始终未变,只是用丰富变换的色彩来适应不同的年代。这种将古典品位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哲学贯穿在劳伦的各类设计之中。
POLO/Ralph Lauren的男装,不论是正装还是休闲装,都有一股现代气息的高贵,非常适合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士穿着;同时,劳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出了自己的女装系列。这些女装模仿了男装的款式,依照女人的身材,也是稳重耐穿。它们可以互相搭配,适合多种场合,吸引了大批职业女性。
80年代初,拉尔夫·劳伦又将注意力投向了运动时装,POLO Sport(Polo运动系列)正合热爱运动和健康的美国人的口味。90年代的怀旧、复古及环保的时尚风,更令简洁、舒适的运动时装浪潮日趋高涨。但是他没有止步不前,在1994和1995年又推出了两个年轻的副牌系列一一Ralph和POLO Jeans Co.。这两个系列的设计英姿飒爽,中性、修长的线条显得爽朗而朝气勃勃,简单中带点儿性感的款式表现出强烈的美国风格。
拉尔夫·劳伦的事业可说是蒸蒸日上,除了服装,他还涉足内衣、香水、家居等领域,成了一个王国的领袖。在这里,无处不能嗅到一股自由舒服的美国气息,所有的设计细节更架构在不被时间淘汰的价值观上。一直专注塑造心目中融合了西部拓荒、印地安文化、昔日好莱坞情怀的“美国风格”的拉尔夫·劳伦,最后甚至被杂志媒体封为代表“美国经典”的设计师。他当然已经是富翁了,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朴素而简单的打扮,运动服、牛仔裤、牛仔靴,不喜欢过于奢华的设计。他推销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不一定像他自己那样乘私人飞机旅行、收藏古董汽车、喝柠檬水,但喜爱大自然的品格是他的顾客所共通的,他自己就是一个有着粗犷牛仔气质的儒雅绅士,而喜欢他的服饰风格的人也有这样的倾向。
在2002年秋冬国际时装周,诸如ARMANI等大牌寻找东方元素诸如和服式衬衫和毛式人民装,劳伦则倾向于打褶长裤和英式马甲。“我们的发布反响热烈,”劳伦说,“在欧洲,美国的设计师被看成是商人,而欧洲的设计师则是艺术家。”那么他属于哪一类呢?也许两个都是。
美国情 欧洲梦
曾经有一位华尔街分析家问拉尔夫·劳伦:“您已经在这个行业呆了30年,您留下来的将是什么呢?”虽然这个问题在当时让劳伦耿耿于怀了好长时间,但在他的心里,也许答案是“我想留下的就是欧洲”。
事实上,拉尔夫早就不再对仅仅是销售Polo衬衫、高尔夫夹克或是百慕大沙滩鞋的运动系列感兴趣了。他更大的希望则是挑战那些欧洲最著名的设计师。而且,在大西洋另一边,劳伦并不算是个陌生人,他是首位成功打开欧洲市场的美国设计师,在1981年,劳伦在伦敦的新邦街开了美国设计师的第一家独立时装店。他的时装购买者包括大学预科生、西部美国人或是在欧洲的美国式运动家。当年拉尔夫·劳伦第一次去伦敦的时候,“那里的意大利时装比美国时装要多得多”。
,在欧洲销售的服装正在创造一种适合欧洲口味的新风格,从设计到市场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其成败可能性与劳伦在美国本土所干的相差无几。在过去的一年里,古姿集团宣布在年底将收购艺术级的制鞋大家Sergio Rossi,阿曼尼宣布收购了四家制鞋品牌。而瓦伦蒂诺也说将有新的附属品牌。越来越多的品牌贴上了意大利制造的标签。当某些欧洲人已经厌倦了欧洲品牌的时候,拉尔夫·劳伦就显出了自己的优势,欧洲总有一部分顾客会乐意去购买拉尔夫·劳伦服装。在这个极度迷恋时装的市场,典型的消费者会花费他们收入的10%在服装方面,这是美国市场服装消费水平的2倍。
劳伦的野心也永远不会枯竭,他在欧洲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是将自己的店面遍及巴黎、伦敦、安特沃普、曼彻斯特以及苏格兰西南部的港埠格莱斯古。正如他所说,“今天,整个世界都在变小,欧洲人对我的知晓程度比美国人一点儿也不逊色。所以,我也绝不会忽略每一个机会。”
永远披挂生活
虽然在上一季的发布中,劳伦的设计中充满着强烈的不确定性,但这并未使他对自己的设计能力产生丝毫的不安。对于自己在美国时尚界的地位,他又着深刻的体认。他知道,虽然许多时尚评论家会吹毛求疵地说:“‘劳伦’实在不够时尚,还在摆弄着老一套的英伦贵族癖好和美国浪漫”,但这又怎么样呢,反正任何人都不会永远成为时尚世界中的宠儿。
劳伦拥有着一个23亿资产的强大帝国,从优雅的茶杯到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华服,一条工装裤或是一件T恤,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疆土。其产品独特的视觉感受,往往更多地会让人联想到某种生活的方式和状态,而不是下一季可能流行的简单裤形。正是这一点,使拉尔夫·劳伦站在了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位置。
“当拉尔夫在设计一件晚礼服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挖空心思地营造炫目的外形与线条,更多的,他会去思考诸如‘女人们穿上这件衣服会在什么样的PARTY出现?这个PARTY的桌面上会摆着什么样的装饰品?’等等更为环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劳伦所设计的实际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劳伦的助手蒙诶他的评价。在劳伦所创造的时尚世界中,魅力四射的女人们会懒洋洋地靠在阿斯潘小镇的壁炉旁,身穿温暖的印第安式羊毛衫;会套上硬朗的运动夹克和长统马靴在阿拉斯加的山峦中奔驰;当然还会将身体滑进华丽的丝绸软段与钻石中,在乡下的庄园里接待她们的贵客。
“有些衣服的款式我不但去年就用过,而且五年前、六年前也用过。因为有的时候,你会由于一件衣服的与众不同而穿上它,而有的时候你也会有一种想把它扔进垃圾桶的冲动。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何时应该再一次出现。”对于劳伦来说,用自己的设计来迎合某种时尚的短暂潮流,是再容易不过了。但这不是他的作风。他的目的是要创造出永远都没有时间限制的各种单品,来组合和搭配出永恒的魅力。“我的设计哲学是永远不用冒着时尚的风险去创造时尚"。"我崇拜这样的女人:她们在任何场合的装扮都会优雅从容,没有夸张的时尚疯狂癖好,但你却总是想让自己看起来与她相似。”
在众多时尚批评家的眼中,“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每个女人都想让自己的穿着不同凡响,而并不需要这样那样的所谓的经典。女人们有着五花八门的趣味,她们都力求运用自己的想象,将各种各样的魅力聚于一身。”这种现实的情况似乎和劳伦的设计理念矛盾重重,但劳伦依然是幸运的,因为在他的帝国中,诸多的品牌线完全会满足女人们各种善变的需求。于是,在每个女人的衣橱辞典中,Ralph Lauren永远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语汇。经常会有一些劳伦品牌的收藏者跑到Ralph Lauren的店里打听,“上一季的那件手工毛衫在哪里可以买到,我找了好久。”诸如此类。
“我总会注意观察顾客们正在做什么,我总想创造出一种她们以前没有尝试或从未拥有过的感觉,在每一种层次上,我都会考虑她们的各种需求。”拉尔夫·劳伦知道,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死亡之吻的逼近总是源于对于顾客生活的疏远。虽然,对于一个在商业环境中游刃太久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我们可以嘲笑购买Polo那个著名马球手标志运动服的人事实上连马球杆和弹簧高跷也分不清楚。我们也会看到,曾几何时,拉尔夫·劳伦只能落魄地与诺帝卡(Nautica)和Oxford Industries为伍。然而去年,全世界却卖出了55亿美元的拉尔夫·劳伦制品。无论如何,拉尔夫·劳伦依旧是美国人气最旺时尚英雄,依旧使全球最畅销的时装设计师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