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男人不在于肩有多宽,而在于胸怀有多大”。是郑晨爱对男人最欣赏的一个诠释。郑晨爱的人生由四个十年组成,十年读书生涯,十年下乡生活,十年糖酒工作,十年服装创业。平分秋色的生活轨迹,让人觉得似乎这是个规划好的人生。 创业人生 先在烟糖酒公司工作,后创立奥奔妮服饰,2003年成为北京现代汽车温州的总代理,现在在房地产上也小有投资。没有大风大浪,在商海中沉沉浮浮这么多年,郑晨爱的人生似乎一直在为“衣食住行”风雨兼程。 半路出家 改弦更张 与许多创业者一样,郑晨爱的服装开始是艰辛的,但是与更多创业者不一样的是,他与服装结缘却是半路出家,那年他正当四十不惑,郑晨爱原本有个被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温州糖烟酒公司业务经理。80年代后期,糖烟酒专卖体系放开之后,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郑晨爱称,“那时候,糖烟酒专卖的门槛一下子变得很低,只要一个老太婆在家里开扇窗户就可以做起专卖了,因此我也渐渐失去兴趣。” 就在当时,住在三牌坊的郑晨爱,看到附近的妙果寺西服生意十分红火。渐渐地,他也开始关注服装行业的发展。他认为,服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穿着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它是一个常青行业。为什么选择的是西服?郑晨爱有着自己的考虑,“女装太需要设计,自己并非行家出身,而西服的款式基本不变,面料不需自己操心,主要在工艺和设备上作好功夫就可以了,比较容易上手;再者,从电视里了解大部分内地居民基本还是一袭中山装,西服很少看到。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服大潮是开放富裕的一个表现,这个市场潜力很大。”在他看来,做男装可能是相对容易的事。 五迁厂房 逐渐扩大 1990年,郑晨爱毅然辞去了糖烟酒公司的工作,郑晨爱和邓国忠(现圣玛丹奴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小舅子合作在将军桥租了一间四层楼(大约100平方米)的民房作为厂房,3万元的注册资金,7台缝纫车,这就是奥奔妮的前身——汇美服饰有限公司。1991年在当时被称为西服一条街的清明桥租了半间店面卖西服,那时候非正宗“国际品牌”很受市场欢迎,郑晨爱摸清行情,买商标“贴牌”,这一年生意十分红火。1992年,由于厂房面积负载不了日益增长的生产能力,郑晨爱又将厂房迁移到三牌坊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地方,那年刮台风,屋里一根房梁断了,因此厂房又不得不迁至水心,一直维持了2年。1994年,郑晨爱向瓯海区府征了两亩地,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同时从青田引进了日本不二化西服流水线设备和定型设备,据了解那时候浙江省总共才三条。到2002年,老厂房留给邓国忠独自创业,郑晨爱创立的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迁到了瓯海经济开发区,建起了25000平方米的厂房。也正是这几次的迁厂,见证了奥奔妮服饰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 在成长中,郑晨爱不断给自己找方向,1996年创立欧王品牌,并在全国的西服市场占领了一定的份额。2004年郑晨爱寻求企业跟国际接轨,成立中外合资百瑞杰服饰有限公司,集法国的设计、意大利的工艺、中国的制造于一身。可惜的是,在与外方的磨合中,郑晨爱日渐发现,语言、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停止合作。而正是经历这样的合作过程,为以后的发展之路积累了实战经验。“明年我们要针对奥运商机与境外两个华人设计师推出一个品牌,主推运动休闲。”不断锻炼,不断找准方向,在锤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这次郑晨爱将要带领奥奔妮奔向奥运。 除了必看新闻联播外,郑晨爱对电视的热情也只是限于对话、歌曲大赛等文艺类节目,而在文艺类节目中,他偏爱“艺术人生 ”。或许正是有着同一个追求,他的生活一直被艺术牵绊着,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带有古代儒士风雅品质的人。 戒不掉的闲情逸致 他不抽烟,但喜欢喷香水;他不打牌,但喜欢喝茶聊天。郑晨爱觉得一个企业家的身心健康胜过一切,创事业重要,保持身心健康更重要。而谁又知道,由于在糖烟酒公司当业务经理,郑晨爱曾有一天两包烟的记录,从事服装行业后,这种习惯一直存在,然而1986年的一次出差改变了他的习惯,也改变了他的生活。那次,郑晨爱去参观国外一家工厂,发现全厂几乎没有一个人吸烟,只看到一个看守仓库的老人吸了半根烟。此后他偶然接触了一位70多岁外国老人,他的皮肤和气色远比实际年轻要好得多,一打听原来他从不吸烟,非常注重生活质量。之后,郑晨爱的生活从此与烟绝缘。 行业内了解郑晨爱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在当今的社会里,他是时下流行的全面发展才艺双全的人,钢琴、摄影、朗诵等等无不爱好。去年中秋的晚会上,在员工的一再要求下,郑晨爱挑选了他最喜欢的毛泽东的诗词,声情并茂地为员工现场朗诵了一段。“我觉得朗诵比时下的流行歌曲更富感染力。”由于自身对朗诵的喜欢,他时常关注公益事业。2004年,中国作协诗刊社发起的“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会在海坛广场举行,奥奔妮服饰是其赞助之一。 在书法大师中,郑晨爱偏爱曾是他中学老师的蔡心谷的书法,流畅极具神韵。与普通爱好书法的朋友一样,他也喜欢在报纸上练字,反反复复。“我家订了好几份报纸,一眨眼都能积累一大摞,现在我都习惯将废报纸利用完全了。”郑晨爱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 一个关于手风琴的故事 郑晨爱有三架钢琴,自己家里一架,女儿一架,公司里也放了一架。说起与钢琴结缘,真正起源于手风琴。1967年,那年郑晨爱17岁,有次他到一个同学家玩,同学的父亲是名教师,有一把很旧的手风琴,当时他第一次听同学的父亲弹手风琴,就被手风琴美妙的声音深深吸引,于是跟着同学的父亲学习弹手风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回家之后,郑晨爱一有空就练指法,当时家里的条件还不是很好,买不起手风琴,他就在自己的胸前练指法,可是没有按键的感觉。于是郑晨爱就用纸板剪成两排与手风琴键盘相仿的形状,每晚睡觉前总要练上一段,这样一直坚持了两年,之后终于在上海怀旧商店买了第一台的手风琴。手风琴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欢乐。70年代郑晨爱在娄桥当知青,负责宣传工作,他带上手风琴经常下乡演出,受到当地农民的喜爱。“因为手风琴不像笛子、二胡是单音,而是乐感丰富,更何况当时没有音响、卡拉OK等伴奏设备,因此当时手风琴往往充当了伴奏带,基本上能达到一个小型的演奏会的效果。”郑晨爱一脸陶醉地说。这就是他的执着,喜欢上一件事物就会义无反顾的追求到底。 哲学影响下的人生观 郑晨爱从小就酷爱文学,自己经常写写小剧本。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书籍都成了禁书,他就跑到图书馆看了两年书,饱览《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国内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等名著,也就是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给了郑晨爱很多的启发。他一反约定俗成的认知,在付出和收获之间,心中有杆自己的天平。他认为,赚钱是付出,而花钱才是得到。在赚钱的过程当中,你要付出精力、时间、亲情、健康,而恰恰相反,把钱花在有益的事情上是快乐,企业的研发投入,捐赠,帮助需要的人,做慈善公益事业,这是真正的得到。他一再强调,看书可以培养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温州的不少服装企业现在处于茫然,停滞不前的状态,有人认为现在的服装不好做了,其实未必尽然。在90年代,服装市场正处在卖方市场状态,生意好做,但真假好差一哄而上,许多细心认真的人却不一定感到好做。现在这段时间,消费市场成熟了,竞争更加激烈了,比质量、比技术、比观念、比文化含量,看起来是难做了,其实对会做的人来说却是好做了。”针对服装的现状,郑晨爱的见解独树一帜。用这样的心态来看问题,才是正确的心态,似乎在任何时候,郑晨爱总是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西服也是一门艺术 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郑晨爱从对服装一窍不通到开始懂得鉴赏服装。一贯以来,不少人都简单的认为,西服只要追求平直顺就可以了,郑晨爱也是一样。而从事多年西服产业期间,他走访了多个国家,视野逐渐开阔,对西服这个被称为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他认为,西服也需要文化的积淀,讲求“神韵”。“就像书法一样,我们不是要单纯追求宋体、楷体等这些“形”,还要从体现“神”处着手,宁波人称这叫做“活”,天津人就叫“神韵”,这就是西服的神韵。如果不懂得艺术,就不懂西服的神韵。” 在郑晨爱的发展思路中,他总是将艺术渗透在西服中。 郑晨爱喜欢出国考察,特别是近几年来,他走访了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了解国外的最新的服装信息,寻找新的合作商机,对他的事业发展思路很有启发很有感触。而每次考察都让郑晨爱对中国的西服有新的认识。“中国服装在学“洋”风格,但是我们的“洋”肯定洋不过洋人,最终我们的特色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传统元素。就像吴志泽所说的一样,我们还是要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服装要融入东方的文化。”郑晨爱反对中国的服装陷入同质化的深渊,没有自己的特色。 西服的概念不再仅仅限于单纯的裁缝工艺了,从一件成衣到变身时装到引领时尚文化,服装的文化含量不断的加大。“现在的服装越富有文化,附加值就越高。” 显然,郑晨爱已经习惯将服装当作一个文化产业来做。 2006年5月25日,这是郑晨爱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公正、公平的选举,他当选为商会五届会长,那天,他很激动。上任不到一个月,郑晨爱已经四处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而在下半年他将要做一次大调查,在行业内部和外地行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行业发展的做法和思路,与广大的服装企业一起努力,将温州的服装行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是这么想的,也正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迈进。 个人简介: 郑晨爱,中共党员,出生于1950年11月16日,温州市人。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理事
曾获得“98热心商会工作者”、“瓯海区二轻直属企业先进工作者”、“瓯海区优秀厂长 (经理)”、“瓯海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瓯海经济开发区优秀企业家”、“瓯海经济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还获得“2004年度全市工商联系统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本刊记者/陈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