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忡 养心宁神
心悸、怔忡是中医病名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心慌相似,心慌是指病人自诉心中空空似无所持而恍惚不安的自我感觉。中医认为,心慌涉及病证范围较广,而心悸、怔忡的范围较窄。心慌往往作为兼症出现 心悸、怔忡每每为一主证的见症。也就是说心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可以不诊断为疾病,如人们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吓得心慌 事后就恢复正常了。所以心慌一症医籍不载,而心悸、怔忡在中医文献中列为病名。
心悸和怔忡虽然都是普遍人称的心慌,但二者之间也有轻重之分,心悸为自觉心跳或心前区博动感,除正常人因生活起居或精神情绪变动外,较多的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类,器质性心脏病仅占27.4%;怔忡较心悸为重,自觉心跳剧烈,心中躁动不安或忐忑不安 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也有心脏病无怔忡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青壮年,偶有心慌,特别是在生活起居变化或精神刺激时出现,经过休息或情绪稳定后即恢复正常者就不必就医治疗。如果呈多发性,或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在休息一、两天后仍无好转,并且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则应及时到医院的内科诊治,以除外各类心脏器质性病变。如无器质性病变,多属于心眼神经官能症,可服用中药,效果较好。
如自诉心慌,伴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或腹胀,大便不成形,面色萎穹 失眠,舌质淡 苔薄白者 可选用成药人参归脾丸和参苓白术丸治疗。汤药可用;
当 归10g 龙眼肉10g 党 参15g 黄 芪 10g
白 术10g 炙甘草10g 酸枣仁10g 茯苓10g
远 志10g 木 香 6g
水煎服,每日 2次,每次150ml。
如果心慌伴有焦虑 恐惧,虚烦不眠,或多梦易惊,舌质红、苔少者,可选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治疗。汤药可用经验方;
酸枣仁10g 知 母10g 川 芎10g 茯苓10g
龙 齿20g 牡蛎20g 夜交藤12g 竹 叶6g
生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 2次,每次150ml。
如果心慌伴健忘,失眠,耳鸣 头晕,腰膝酸软,神萎遗精 不耐思虑,舌红少苔。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安神补心丸治疗。汤药可用经验方:
知 母10g 黄 柏10g 生地黄15g 地骨皮 10g
山萸肉10g 泽泻10g 山 药10g 丹 皮10g
竹 叶9g 远 志10g 枸杞子10g
水煎服,每日2次 每次150ml。
平时若用药膳食疗,可取玉竹 50g,猪心 500g,将王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浸 煎熬2次,收取药液约150ml。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 葱、花椒同置锅内,在文火煮到六成熟时,捞出稍晾凉,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指净净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 放人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每日2次 佐餐食,可以辅助治疗心悸。
心悸初起 治疗及时 比较容易恢复,若失治误治,病情也可由轻转重,由实转虚。如年迈体衰 心病及肾,真气亏损者 治疗较难 恢复亦慢。所以掌握心悸发生的时间长短及用药后病情变儿,是好转还是恶化,极为重要。在服药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精神刺激,提供良好的环境,让病人充分休息,加强生活护理 少食辛辣食物,对本病的恢复也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