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当前位置:健康网>>健康扫描>> 心理测量知多少

心理测量知多少


发布:www.liulingling.com 来源:医学杂志
在互联网上,用最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搜索“心理测量”,可得出82300项查询结果,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专业心理测量网站的网址。到心理医生处咨询的人中,很多人已经通过不同的途径做过心理测量。对那些没有做过心理测量的求询者,心理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常规地建议他们做或几种心理测量。 


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是杨利伟等宇航员的心理医生。她告诉我,在宇航员的选择和训练过程中,心理测量是经常使用的工具。举个例子说,宇航员在太空工作会承受到极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意外,碰到意外,镇静就会变得生死攸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惨剧。训练时,位心理医生的工作细致到了这种程度——模拟一种让宇航员紧张的情景,然后测试什么人、以什么语调、说一句什么话可以让宇航员感到心情最放松,这句话会被记录在案,并保留在应急方案中,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总之,心理测量作为判断心理状况的辅助工具,已经被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广泛使用。 


心理测量的历史十分久远。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把人分成三种——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这是对人的智力和品行做出的综合评估。三国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中将人分为圣贤、豪杰、傲荡、拘栗,这比简单地分为内向和外向要精确一些。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始于19世纪,目的是区分智力低下和精神疾病。这也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智商测量的原型。 


在过去有一段时间,做智商测量几乎成了一种时髦。但是应该明确的是,除了十分必要外,一般不主张轻率地为未成年的孩子做智商测量。理由是,因智力问题导致学习困难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如果做智商测量的目的仅仅在于为学习困难找理由的话,会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即使检查结果正常,检查本身也可能对孩子产生极强的不良暗示。 


绝大多数的学习困难不是孩子的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所致。我们见过很多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就是学习成绩差,原因多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错误教育方式,比如高压、批评多、鼓励少等等。对老师来说,动辄要学生做智力测量,潜在动机可能是尽量推卸自己的责任。 


再举个例子。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在做智商测量的时候可能会因紧张而犯很多错误,最后可能导致分值偏低。很显然,这个偏低的分数并不能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水平。只有测量技师在做测量以前通过交谈让孩子充分放松,测量时态度十分耐心和温和,才可以反映出孩子真正的智力水平,测量的分值也可能较高。 


现代的心理测量,几乎涉及人的心理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性格、气质、情感状况、认知模式、行为等等,相应的量表也成百上千。很多量表是国际通用的,国外的量表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复杂的校正程序,以便适合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校正程序完成之后,量表就可以被我们直接使用了。 


相对于心理医生的判断而言,心理测量有客观的、量化的特点,它可以把某些心理问题以精确的显示出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数字很精确,但并不意味着精确地反映了被测量者的状况,因为量表是死的,它也可能出差错。 


如果说心理测量是反映心理状况的一面镜子,那它只能算是一面模糊的镜子,反映的是不清晰、不精确的心理状况。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取代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生的作用。想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就需要跟心理医生好好地谈一谈。在和心理医生的交流中,心理医生会像一面清晰的镜子一样,把对方的真实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展示出来。 


心理测量导致测量误差的原因之一是,被测量者对提问的理解有误。例如,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心里想的事情不说出来,你也觉得别人知道。如果回答“是”,测试用的电脑就会认为答题者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症状”,术语叫做“被洞悉感”。事实上,有些选择“是”的人可能会对这句话如此理解:我不善于掩饰,我的情绪和想法,别人可以通过我的各种表现推断出来。很显然,持这种理解答“是”的人不具有真正的被洞悉感。被洞悉感是指:觉得自己一想什么,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立即就知道了,即觉得别人不用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就能够直接看到自己的心事。 


在心理门诊中,很多人会对心理测量测出来的问题忧心忡忡。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正确的做法是,让心理医生给你解释一下那些问题的意义和程度。粗略地说,在那些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主动要求看医生、做测量的人中间,有99%的人是不会有严重问题(如重症精神病,也就是一般人说的“疯子”)的,因为这种担心本身,就是排除这类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任何心理测量结果,不管是当事人还是心理医生,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是:心理测量永远只是诊断的辅助工具,只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正确的诊断只能在心理医生跟病人谈话之后做出,如果医生的判断与心理测量的结果不一致,应该以医生的判断为准。 
★○№相关文章¤◎◆
·卫生部疾控局征疟疾防治技术方
·在家进行食物脱敏治疗
·第八节空肠弯曲菌肠炎
·木耳散
·低张力Roux-y肠代膀胱术13例报
·氯己定消毒口咽部可预防心脏手
·做身体的主人(1)
·复发性流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
·汤钊猷院士提出新主张:从生物
·孟庆云:瘟疫与卫生民俗
·催眠药物为什么宜间断使用?
·研究显示患骨关节炎可能造成人
★○№热点文章¤◎◆
·温碧霞性感演绎娅茜
·你的过去,我承受不起
·万人迷必备 原始皮革搭配
·把爱做到疯狂必修
·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
·爱情没有谁会等谁一辈子
·初夏清新乐风
·浙江省2005年10月自考运动生理
·走出亚健康白领利用黄金周接受
·专家建议多做运动合理饮食告别
·“舒棉绸“ 活力四射
·珍妮充当模特代言内衣 奉献诱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法律代表:周林胜律师
网站开发:北京合纵联横网络科技 刘玲玲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