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以当地畜产资源为坚强后盾,书写了一部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到今天成为拥有4家控股子公司、一家分公司,四大产业60多种产品,总资产5.99亿元的大型企业。一辉煌创业史再一次证实,青海的优势资源若能插上“科技”和“先进经营理念”的翅膀,就不愁资金和市场,就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时值隆冬,透骨的寒气笼罩青海高原。可是,在西宁生物科技园区的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焊花飞溅,工人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年产3000吨明胶生产线建设不停地忙碌着。
关注青海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人们怎能忘记?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50年前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50年来,几代开拓者历尽艰难困苦,奋力开拓进取,终于以“中国明星企业”的姿态傲立于西宁城东湟水岸畔,并且走进了“青海企业50强”的行列。1996年8月30日,“青海明胶”股票在深圳证交所发行成功,成为中国“三胶”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就在那时起,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攻关为先导,以创名优产品为发展基础,全力构建现代企业机制,实现了从单一“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再到“资产经营型”的转变;建立了以ISO9002标准认证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实现了生产装备、生产工艺、科技设施的全面改造。
在实现大转变的过程中,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功收购了四川禾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同年5月28日,又与加拿大泰克诺伐公司合资创建了青海明诺胶囊有限公司;2002年6月,与台湾李辉药品工业股份公司合资兴建的青海明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从而使公司形成了以明胶分公司为主的明胶产业生产基地,以禾正公司为主的专业药品研制开发生产基地,以明诺公司为主的机制硬胶囊产业生产基地,以明青公司为主的生物保健品生产基地。昔日的小作坊发展成了今天拥有4家控股子公司、一家分公司,涉及药品辅料、药品包装、制药、生物保健工程四大产业60多种产品,总股本15170.2万股、总资产5.99亿元的大型企业,他们的两大主导产品明胶和胶囊已连续多年获得青海省名牌产品称号。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搏击中,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站稳了脚跟,在坚持“专业化经营,精品化管理”理念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面向“十一五”,青海明胶的经营者们以战略家的眼光,认真审视并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明胶市场,选准并规划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利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青海明胶”的目标。
恰在此时,西宁市政府对东大门区域进行了整体规划。根据安排,青海明胶将迁往位于城北区的生物科技园区。这是个让青胶人始料不及的喜讯,因为那里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们迅速募集资金1.394亿元,于2006年4月开始了新厂区的建设。尽管时间仅仅过去不到8个月,但是一幅蓝图却已醒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骨料车间、化灰车间、锅炉房、浸酸浸灰车间、磷钙车间的主体工程均已完成80%以上,正在紧张地进行钢结构安装、工艺管道安装、室内装修等。与此同时,他们还本着建成一个车间、使用一个车间的原则,于2006年7月25日便运回了从辽宁丹东定购的三条软胶囊主机生产线,经安装调试后已正式投入生产。
据悉,新的厂区有许多新的亮点充分展示着现代化企业的规模,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工艺稳定,产品质量更有保证;老厂区明胶生产工艺中每天排放废水8000吨,回用率为零,而新厂区的污水处理设计能力为每天1.6万吨,70%的污水经处理后可以再利用。同时,整修后处理车间对设备、管路、容器的新设立和新安装,都将使生产成本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跨入先进水平的行列。
据公司执行总裁逯盖民介绍,新的厂区明年6月便可全部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后的明胶年生产能力可由现在的1500吨扩增到3000吨,硬胶囊的年生产能力由32亿粒增加到90亿粒,2008年的销售规模将是2005年的3倍,净利润是2005年的4倍,公司的资产总额可以达到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届时人们将会看到,一艘以青海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坚强后盾的“航母”又一次扬帆远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