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以婴幼儿最多见。其原因是:小儿臼齿未萌出,咀嚼功能差,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加之小儿进食时爱哭笑打闹,又喜将一些小玩具含于口中。故当其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最常见的异物为瓜子、花生米、黄豆、栗子、玉米粒、图钉、发卡、小球等。
临床表现:异物进入气管后,因气管粘膜受刺激而引起剧烈咳嗽,继以呕吐及呼吸困难,片刻后症状减轻或缓解。因异物的大小和停留于气管的部位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1)如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可立即窒息死亡。较小、尖锐的异物嵌顿于喉头者,除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鸣外,大多有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异物停留时间较长者,可有疼痛及咳血等症状。
(2)异物居留于气管者,多随呼吸移动而引起剧烈的阵发性咳嗽,睡眠时,咳嗽及呼吸困难均减轻,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的。但若异物较大而嵌在气管隆突之上,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同时有喘鸣音,与支气管哮喘很相似,应注意鉴别。
(3)异物停在一侧支气管,患儿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减轻,称无症状期。此期仅有轻度咳嗽及喘鸣,以后因异物堵塞和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支气管阻塞症状。异物存留时间较长者,炎症加剧,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脓肿,加重呼吸困难,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