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第七节 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vestibulocochlear包括感受头部位置的位觉器和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器两部分,所以又称位听器。尽管两种感受器在机能上是互不相干的,但由于它们在结构位置上关系密切,所以合并于一节讲述。 听觉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内耳的耳蜗是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位置觉感受器则存在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中(图10-31)。 图10-31 外、中、内耳全貌 一、外耳externalear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三部分,具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功能。 1.耳廓(图10-32) 耳廓auricle以弹性软骨为支架,外面被覆皮肤而构成。皮下组织很少,但血管神经丰富。下方耳垂部分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 耳廓凸面向后,凹面朝向前外。周缘卷曲叫做耳轮,耳轮的前内侧,有与之平行的隆起叫对耳轮,对耳轮的上端分叉,分叉间的凹陷部叫做三角窝,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狭窄而弯曲的凹沟叫做耳舟。对耳轮的前方有一深凹叫耳甲,被耳轮的起始部耳轮脚分为上部的耳甲艇和下部的耳甲腔。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突起,叫耳屏,从前方遮盖着外耳门。对耳轮的下端突起,与耳屏相对应,叫做对耳屏,二者之间隔以屏间切迹。对耳屏的下方为耳垂。 2.外耳道externalacoustic meatus 为自外耳门向内延伸至鼓膜的管道,成人长约2-2.5厘米,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软骨相续;内侧2/3为骨性部。外耳道全形为一曲管,从外向内,软骨部先朝向前上,继而稍向后,骨性部的朝向前下,故作外耳检查时,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即可使外耳道拉直。婴儿外耳道的发育尚未完全,短而狭窄,其鼓膜位置较水平,在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二、中耳 中耳middle ear 包括鼓室及其后方与之相通的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以及向前下方与咽交通的咽鼓管等三部分。 1.鼓室tympaniccavity 位于颞骨岩部内,为内外方向扁的不规则的含气腔洞,内表面衬以粘膜,为咽粘膜经咽鼓管延续而来,向后移行为乳突窦粘膜。鼓室内有听小骨及附于其上的小肌肉、血管和神经等。 (一)鼓室各壁 上壁由颞骨岩部前上面的外侧份构成,叫做鼓室盖,与颅中窝仅以薄骨板相隔,故中耳炎可溃破此薄板侵入颅腔。 下壁紧邻颈静脉窝,叫颈静脉壁。 图10-32 耳廓 前壁为颈动脉管的后壁,叫做颈动脉壁,上部有肌咽鼓管,此管被一片不完整的隔分为两个半管,上方者叫鼓膜张肌半管,内藏鼓膜张肌。下方者叫咽鼓管半管,为咽鼓管外侧1/3的骨性壁。 后壁为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向乳突窦及乳窦小房。乳突窦口的内侧壁上有弓形的隆起,叫做外半规管凸;窦口的下缘处有锥状隆起,蹬骨肌藏于其内,并以细小的肌腱自锥状隆起的尖端穿出。在外半规管凸的下方和锥状隆起的上方有面神经由鼓室的内侧壁转至鼓室的后壁下行。在锥状隆起的后下方有鼓索(神经)自面神经管穿出,进入鼓室,再穿鼓室下壁的小裂隙出颅加入舌神经。 外侧壁的大部分是鼓膜(图10-33),鼓膜上方为骨性部,即鼓室上隐窝的外侧壁。鼓膜tympanicmembrane呈斜位,是外耳道和中耳的分界。其外侧面朝向前、下、外,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角,因而外耳道的前、下壁较长。婴儿鼓膜更为倾斜,几近于水平。鼓膜的周缘附于颞骨上,中心向内凹陷,是锤骨柄的附着处,叫做鼓膜脐。沿锤骨柄向上鼓膜向前、后各形成一条皱襞,叫做锤骨前襞和锤骨后襞,两襞上方的鼓膜略呈三角形,薄而松弛,叫做松弛部;而两襞下方的骨膜则坚实而紧张,称为紧张部。鼓膜脐的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叫做光锥。鼓膜是以纤维组织为基础,外面覆以皮肤(与外耳道皮肤相续),内面覆以鼓室粘膜而构成。 图10-33 鼓膜(右) 内侧壁又称迷路器,壁的中部隆凸,叫做岬,由耳蜗第一圈的隆起形成,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的孔,叫做前庭窗(卵圆窗),通内耳的前庭,镫骨底借韧带连于该窗的周缘。岬的后下方有较小的圆孔,叫做蜗窗(圆窗),通耳蜗的基部,在活体有第二鼓膜将之封闭。前庭窗的后上方有弓形的隆起,叫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走行,面神经管管壁甚薄,有时有小孔或不完整,故中耳炎时常可侵及面神经(图10-34)。 图10-34 鼓室内侧壁 (二)听小骨(图10-35) 听小骨共有三块,即锤骨、砧骨和蹬骨,三者以关节和韧带连接成链状的杠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经听小骨链的连串运动,使蹬骨底在前庭窗上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锤骨malleus呈锤子形,有一细长的柄和一个膨大的球形的头。柄的下端附着于鼓膜脐,柄的上端生有两个突起,分别突向前方和外侧。头向上突入于鼓室上隐窝,与砧骨头形成关节,并有韧带将之系于鼓室上壁。 砧骨incus有体和长、短二脚,体的凹面与锤骨头形成球窝状关节,长脚伸向下方,未端与蹬骨头形成关节。 镫骨stapes可分为头、二脚和底等部分,头与砧骨长脚形成关节,自头伸出的二脚连于椭圆形的底。底借韧带系于前庭窗的周缘。 (三)听小骨肌 鼓膜张肌tensortympani位于鼓膜张肌半管内,起于邻近的骨及软骨,以腱止于锤骨柄的上端,肌收缩时牵拉锤骨柄使鼓膜紧张,受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支配。蹬骨肌stapedius位于锥状隆起内,以细腱穿出隆起的尖端,止于蹬骨头,收缩时,将蹬骨牵向后外方,使蹬骨底与前庭窗周缘间的韧带紧张,受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听小骨肌的协同作用是减低声波的振动强度,以保护听觉感受器。 2.咽鼓管 咽鼓管auditorytube 由咽侧壁向后外通向鼓室,长约4厘米,可分为内侧的软骨部和外侧的骨部(即颞骨岩部的咽鼓管半管)。骨部的外侧端开口于鼓室的前壁,软骨部的侧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约与下鼻甲的后端平齐,叫做咽鼓管咽口。当吞噬时,咽鼓管咽口张开,使空气经咽鼓管至鼓室,以维持鼓膜内、外的大气压的均衡,便于鼓膜接受声波冲击而颤动。小儿咽鼓管短且走向平,腔径较大,故咽部感染常经咽鼓管向鼓室蔓延。 3.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图10-35 听小骨 乳突窦mastoidantrum 和乳突小房mastoidcells是鼓室向后方伸延于乳突内的含气腔洞。乳突窦向前经乳窦口通鼓室,向后则与乳窦小房相连。这些腔洞以均衬以粘膜,该粘膜与鼓室粘膜、咽鼓管粘膜和咽粘膜相延续,故中耳炎时常向后发展为乳突窦炎。 三、内耳 内耳internal ear 位于颞骨岩部,居于中耳和内耳道底之间。包括由骨密质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曲管,称骨迷路,及其内部的形态与骨迷路基本一致的膜性曲管,叫做膜迷路两部分构成。膜迷路内充以淋巴液,叫做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也有淋巴液,叫做外淋巴。内、外淋巴液互不交通(图10-36)。 1.骨迷路 骨迷路bonylabyrinth 在颞骨岩部内,沿岩部长轴从前内向后外依次排列着耳蜗。前庭和骨性半规管等三部分(图10-37)。 (一)耳蜗cochlea形似蜗牛壳,蜗底对向内耳道,蜗顶朝向前外方,由蜗螺旋管蟠绕蜗轴两圆半而构成。蜗轴呈圆锥形,骨质较疏松,蜗螺管则由骨密质构成,两者之间质地有明显不同。由蜗轴发出骨性螺旋板,突入于蜗螺旋管内,但板的游离缘并未达到蜗螺旋管的对侧壁,空缺处由膜迷路的膜性蜗管填补,从而将蜗螺管分为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叫做鼓阶。故耳蜗内实际由蜗管、前庭阶和鼓阶等三条并列的管道系统构成。膜性蜗管的顶端为盲端,与蜗螺旋管顶之间留有蜗孔,前庭阶和鼓室阶内的外淋巴液可经蜗孔互相交通。前庭阶起自前庭,与中耳间隔以前庭窗;鼓阶则以蜗窗的第二鼓膜与中耳鼓室相隔(图10-38)。 (二)前庭vestibule为位于骨迷路中部的近于椭圆形的空腔,其前部连通耳蜗,后部有5个小孔,与3个骨半规管相通。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有前庭窗为蹬骨底及韧带所封闭;前庭的内侧壁即内耳道底,前庭神经自膜迷路起始后经此入颅后窝。 图10-36 内耳模式图 (三)骨半规管bony semiciroularcanals 为3个C字形的弯曲骨管,三者在三维方向互相垂直。其中外半规管位置与水平面一致,又称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半观管与岩部的长轴平行。由于两侧颞骨岩部的长轴延长线以直角相交,所以两侧水平半规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一侧的前半规管则与另一侧的后半规管相平行。每个半规管有2个脚与前庭后部相通,一个叫单脚,一个较膨大,叫壶腹脚。但前半规管与后半规管的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开口于前庭,所以3个半规管仅有5个口与前庭相通。 2.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nslabyrinth 是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其管径小于骨迷路,可分为位于耳蜗内的蜗管,位于前庭内的球囊和椭圆囊,以及位于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等三部。 (一)蜗管cochlearduct位于耳蜗内,其口径仅及耳蜗的1/8,紧靠耳蜗的外侧壁(以蜗轴为中心),填补了骨性螺旋板与耳蜗外侧之间的空隙,随螺旋板蟠绕约两圈半,顶端为盲端,底部后端借连合管通球囊。蜗管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细,内含内淋巴。截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壁(前庭膜),对向前庭阶;外侧壁紧贴蜗管外侧壁的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下壁由骨性螺旋板的外侧部和蜗管鼓壁(膜性螺旋板或基底膜)构成,其上有螺旋器spiralorgan (Corti氏器),是听觉的感受器。螺旋器的主体是毛细胞,另外还有支持细胞和盖膜。毛细胞排列于基底膜上,其顶面有听毛,上方有盖膜,当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时,经前庭窗引起耳蜗的外淋巴波动,继而基底膜振动、内淋巴波动,刺激毛细胞与盖膜接触而感音。基底膜内的纤维长短不一,蜗底(近蜗窗处)最短,向蜗顶逐渐加长,有如琴弦,与毛细胞感受音频的高低相关。 图10-37 骨迷路 图10-38 耳蜗和Corti氏器 声波的传导途径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途径。空气传导的途径是经外耳道振动鼓膜,经听小骨链将之传至前庭窗,引起耳蜗外淋巴波动,经前庭壁引起内淋巴波动,并经鼓阶引起螺旋器基底膜振动,刺激毛细胞,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蜗神经传入脑干,再经一定的传导径路传入大脑皮质听觉感受区,产生听觉,骨传导主要是指音波冲击颅骨,经颅骨传至耳蜗,使耳蜗外淋巴液产生波动,刺激螺旋器的毛细胞而感受。但骨传导的效能比空气传导要小得多。 临床上将鼓膜、听小骨等损坏而导致的听力下降叫传导性耳聋,交螺旋器和蜗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障碍叫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时,可经骨传导听到声音,而神经性耳聋则可完全丧失对音波的感受。 (二)球囊的椭圆囊saccule andutricle 位于前庭内,球囊位于前下方,借连合管与蜗管相通;椭圆囊居于后上方,其后壁有5个开口,与膜性半规管相连。两囊之间有椭圆球囊管相连,由此管发出内淋巴管,经前庭内侧壁至颞骨岩部后面,内耳门的后外侧,扩大为内淋巴囊,内淋巴经此囊渗出到周围血管丛。球囊的前壁有球囊斑,椭圆囊的底有椭圆囊斑,两斑生有毛细胞,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近于水平位,头部前腑后抑时则刺激该斑的毛细胞;球囊斑近于矢状位,头侧倾斜时则可刺激囊斑的毛细胞。 (三)膜半规管semicrcular ducts与骨半规管形态一致,但管径较小。在壶腹处管壁隆起形成壶腹嵴,嵴与壶腹的长轴相垂直,是位置觉感受器,嵴上的毛细胞能感受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3.内耳道 内耳道为岩部的骨管,以内耳门开口于颅后窝,外侧为内耳道底。底上有许多小孔,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及迷路动脉(又称内听动脉,为两侧椎动脉合成的基底动脉的分支)等通过(图10-39) 图10-39 内耳道底 4.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ve 是第8对脑神经,可分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两部分。前庭神经传递位置觉的冲动,它的双极细胞体位于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穿过内耳道底的小孔,分布于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的毛细胞,其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颅。蜗神经传递声波刺激,双极细胞体位于蜗轴内,形成蜗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分布于螺旋器的毛细胞,中枢突集中成蜗神经穿过内耳道底,经内耳门入颅。 5.内耳的血管和淋巴 内耳的动脉来自基底动脉的迷路动脉,在内耳道底分为前庭支和耳蜗支,分布于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来自耳蜗和前庭的静脉汇成迷路静脉,出内耳门汇入附近的硬脑膜静脉窦(岩上、下窦,横窦)。 内耳迷路的内淋巴,由蜗管外侧壁(血管纹)分泌产生,经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渗出至周围的血管丛;外淋巴则经小管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