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第三节 刺灸法 针炙法的种类很多,本节介绍常用的针灸法,包括毫针、灸法(附:拔罐法)、三棱针、电针、穴位注射、耳针、头针及针刺麻醉等。 一、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毫针分为五个部分:以铜丝或铅丝紧密缠绕的一端为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称针身;针柄与针身的连接之处为针根。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是指针身而言(其规格见表10-20,21) 表10-20 毫针的长短规格 寸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米 15 25 40 50 65 75 90 100 115 125表10-20 毫针的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直径(毫米)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0.26 0.23 0.22(二)针刺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指指力和手法的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基本技能训练。 1.纸垫练针法 用松软的纸张,折迭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执垫,右手拇、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穿透纸垫,反复练习。(图10-64) 2.棉团练针法 用棉花做衬,用布将棉花扎紧, 成直径约6-7厘米的棉团,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所不同的是棉团松软,可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的练习。(图10-65) 图10-64 针刺练习示意图(1)
图10-65 针刺练习示意图(2) (三)针刺前的准备 1.选择针具 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2.选择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昼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3.消毒 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针具可用高压蒸气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消毒。同时应注意尽可能做到一穴一针。腧穴部位可用75%洒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2.5%碘酒棉球擦试后再用洒精棉球涂擦消毒。至于医者手指,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75%洒精棉球擦拭即可。 (四)刺法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0-66) ②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10-67) ③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图10-68) ④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图10-69) 图10-66 指切进针法 图10-67 夹持进针法 图10-68 舒张进针法 图10-69 提捏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角度 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 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0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图10-70) 图10-70 针刺的角度 ②深度 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 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①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图10-71)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图10-72) 以上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可根据情况灵法运用。 ②辅助手法。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刮柄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图10-73) 弹针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搓柄法: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摇柄法: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震颤法: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4.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而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性,如有的适于补虚,如足三里、关元等;有的适宜泻实如十宣、少商等。 针刺手法 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 图10-71 提插法 图10-72 捻转法 图10-73 刮柄法 图10-74 弹针法 5.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置穴内不动,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出针。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2.滞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因毫针刺入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而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现象]进针后,出现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状态,使局部肌肉放松。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反向捻转。如属肌肉一时性紧张,可取针一段时间,再行捻转出针。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顾虑,进针进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更不可单向连续捻转。 3.弯针 [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碰到坚硬组织;留针中患者改变体位;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现象]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 [处理]如系轻微弯曲,不能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而致,应嘱患者恢复原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预防]医生进行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随意改动体镁,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碰撞和压迫,如有滞针及时正确处理。 4.断针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全内。 [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预防]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 5.血肿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现象]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 [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是小血管受损引起,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较重或活动不便者,在先行冷敷止血后再行热敷,或按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六)针刺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虎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素部·诊要经终论》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1)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需谨慎,防止发生气胸。 (3)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以肝脾肿大患者,更应注意。 (4)对于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 (5)针刺顶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维以上的腧穴,如进针角度、深度不当。易误伤延髓和脊髓,引起严重后果。针刺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应立即退针,节忌捣针。 附: 创伤性气胸 凡刺胸骨上窝,胸骨切迹上缘及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如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不当,都有刺伤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其临床表现,轻者感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则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紫绀、出汗和血压下降等。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部肋间隙增宽,触诊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心浊音界缩小,肺部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透可进一步确诊。 为了有效地防止发生气胸,针刺以上部位时,医者思想必须高度集中,正确为患者选择体位,熟悉解剖部位,掌握好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一旦有气胸发生,轻者可作对症处理,如咳嗽者给予镇咳药等。同时给予抗菌药,防止感染。一般休息5-7天后,即可自行吸收痊愈。重者需及时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如胸穿抽气、吸氧、抗休克等。如因条件限制,处理有困难时,必须及时转送有条件医院进行救。 二、灸法(附:拨罐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图10-75)。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图10-76)。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焦。 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焦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焦部位后,放置艾炷施焦。每炷必须燃尽方可继续加炷施焦,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称“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2)间接灸 艾炷不直接城皮肤上,而用药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之,有: 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隔附子饼灸 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币大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放艾炷灸 之。 隔盐灸:用食盐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连续施焦,至证候改善为止。 2.艾条灸(图10-78) 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芍1.5厘米的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称药条。 药条处方: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克。 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两类。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2)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不固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上下移动或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炙。 3.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图10-79)。 (二)灸法的作用 《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 图10-75 艾炷 图10-76 直接灸 图10-77 隔姜灸 图10-78 艾条灸 图10-79 温针灸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4.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 毒气不能着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 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 (三)注意事项 1.施灸的程度 《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2.施灸的禁忌 (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附: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火罐种类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现临床常用广口罐头瓶代替。 1.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 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 2.适应范围 拔罐法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湿痹:如肩背痛,腰腿痛。 (2)胃肠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 (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4)刺血拔罐适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3.注意事项 (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三、空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常用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各种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常用的有5-1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抗菌素、维生素B1、B12、阿托品、0.5-1%普鲁卡因、各种组织液及当归、川芎、板兰根等多种中药注射液。 (二)操作方法 根据注射部位的具体情况和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将针头按照毫针法的角度和方向的要求迅速进入皮下或肌层的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出现针感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 注射剂量:因药物及注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可注入5-10%葡萄糖液10-20毫升,而头面及耳部等处,一般只注0.3-0.5毫升;中药浸出液可注入1-2毫升;抗菌素或其他药物,以原药物剂量的1/5-1/2为宜。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适应范围 多用于咳嗽、哮喘、痹症、胃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扭挫伤、神经衰弱、肠炎、菌痢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2.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这些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误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 3.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到神经干所在的浓度为宜。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要稍退针,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 4.注射躯干部,不能过深,防止刺伤内脏。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防引起流产。 四、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图10-80 耳廓表面解剖图 图10-81 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 图10-82 常用耳穴示意图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表10-20) (四)耳针的应用 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表10-21) 1.选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 (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 表10-22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解剖分部 穴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 膈 在耳轮脚上 呃逆、黄疸 耳轮部 直肠下段 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便秘、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 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频、尿急、遗尿 外生殖器 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尖端处 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 耳舟部 指 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 相应部位疾病 腕 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肩 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 肘 与腕与肩穴之间 锁骨 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 肩关节 在肩与锁骨穴之间 对上耳脚轮部 趾 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 相应部位疾病 踝 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膝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 对下耳脚轮部 臀坐骨 对耳轮下脚外1/2处 对耳轮下脚内1/2处 相应部位疾病 交感 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对耳轮部 腹 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 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等。 胸 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 胸、胁部病症 颈 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 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脊椎 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在直肠下段和肩关节同水平处分别作两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和颈椎。 相应部位疾病 三角窝 子宫(精宫) 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 神门 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 失眠、多梦、烦躁 盆腔 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 盆腔炎、腰痛 耳屏部 外鼻 在耳屏外侧的中央 鼻疗、鼻渊 咽喉 在耳屏内侧面,与外耳道口相对处 咽喉肿痛 内鼻 在耳屏内侧面,咽喉的下方 鼻渊、感冒 屏尖 在耳屏上部外侧缘 炎症、痛症 肾上腺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咳嗽、气喘 高血压点 在肾上腺与目穴中点稍前 高血压 屏轮切迹 脑干 在屏轮切迹正中处 头痛、眩晕 对耳屏部 平喘(腮腺) 在对耳屏的尖端 哮喘、咳嗽、痄腮 脑点 在对耳屏上缘,脑干与平喘穴连线的中点 遗尿、崩漏、失眠 皮质下 在对耳屏内侧面 失眠、多梦、炎症、痛症 睾丸(卵巢) 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是皮质下穴的一部分 生殖系统疾病 枕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厥 额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头痛、头昏 太阳 在对耳屏外侧面,枕与额穴之间 偏头痛 耳轮脚周围 食道 在耳轮脚下方内2/3处 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贲门 在耳轮脚下方处1/3处 恶心、呕吐 胃 在耳轮脚消失处 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 在耳轮脚上方处1/3处 胃痛、呕吐 小肠 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 消化道病、心悸 大肠 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 痢疾、腹泻、便秘 阑尾 在大肠与小肠之间 肠痈 屏间切迹 目1 在屏间切迹前下方 青光眼 目2 在屏间切迹后下方 近视 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底部 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耳甲艇部 膀胱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 淋证、癃闭、遗尿 肾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 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 胰(胆) 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胰腺炎、糖尿病、胆病 肝 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 眼病、胁痛 脾 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 脾胃病、血症 耳甲腔部 口 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面瘫、口腔溃疡 心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 心悸、癔病等 肺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肺系病、皮肤病 气管 在口与心穴之间 咳喘 三焦 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 便秘、浮肿 耳垂部 牙痛点1 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 牙痛、拔牙止痛 牙痛点2 在耳垂4区的中央 上颌 在耳垂3区正中处 牙痛、下颌关节痛 下颌 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心 眼 在耳垂5区的中央 眼病 面颊 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 面瘫、三叉神经痛 内耳 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方 耳鸣、耳、听力减退 扁桃体 在耳垂8区正中 乳蛾 耳廓背面 降压沟 在耻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高血压 上耳背 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 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 中耳背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下耳背 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 耳背部 耳迷根 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2.操作方法 (1)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2)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精脱碘。 (3)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刺激。 多数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 (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 (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 (6)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3.注意事项: (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见针眼发红,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 治疗作用 穴位 备用穴 镇静,安神 神门,肾,额,枕 心,皮质下 镇痛 神门,耳尖,枕,皮质下,交感,相应部位,患处所主之脏腑(如齿痛取胃) 外生殖器 止惊 肝,神门,心,皮质下 胆,脾,肾,枕 中枢兴奋 心皮质下,交感,肾上腺 肝 强心 心皮质下,交感,肺,肾上腺 小肠 高速心律 心,皮质下,肺,小肠 神门 升血压 心皮质下,肺,肾上腺 肝,脾 降血压 神门,降压沟,心,耳尖,皮质下 降压点,交感,耳背静脉放血 抗利尿 内分泌,肾,交感 神门,皮质下 止泻 神门,小肠,交感,肾 脾,肺 通便 三焦,大所,直肠 皮质下 制酸 交感,内分泌,肝 神门,皮质下,耳尖(禁刺胃) 助消化 胃,脾,小肠 右肾,三焦,胰,胆 止吐 神门,交感,胃 晕点,枕 解平滑肌痉挛 交感,神门,相应脏器 平喘,肾上腺 解膈肌痉挛 膈,肝,神门 枕,皮质下 镇咳、祛痰 神门,肺,肾上腺,咽喉,枕 内分泌 止喘 神门,肾上腺,肺,症喘 肾,枕 抗过敏 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 平喘,肺,大肠 消炎 枕,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 耳尖 解热 皮质下,大肠,耳尖,肝,肾上腺 耳尖,神门,肾上腺放血 抗眩晕 晕点,肾,神门 枕,肝 止痒 神门,内分泌,肾上腺,肝 枕,肺,相应部位 明目 肝,眼,肾,枕 目1、目2新眠 调经 子宫,内分泌,卵巢 肾 调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 交感,皮质下,睾丸(卵巢) 肾,外生殖器 解毒 肝,肾,肾上腺,三焦 解颠茄类毒 神门,心,肾,肝,交感,皮质下 咽喉*晕点在颈、平喘穴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五、头针疗法 头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区(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的疗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由于“头为诸阳之会”,人之手足三阳经以及督脉,均上行头部。因此,针刺头部的有关刺激点,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调整脏腑、躯干和四肢的功能。 1.刺激区的部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以下两条规定线。 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中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图10-83)。 眉枕线:是从眉上缘中点至枕外粗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图10-83)。 (1)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一区(图10-84)。 图10-83 头部标定线 图10-84 运动区定位示意图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2)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图10-85)。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顶部疼痛和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 (3)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图10-85)。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和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4)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 (5)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图10-85)。 主治:命令性失语。 (6)言语三区:位于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感觉性失语。 (7)运用区:位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图10-85)。 主治:失用症。 (8)足运感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的水平线(图10-86)。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图10-85 头侧面刺激区 图10-86 头顶面刺激区 (9)视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长线(图10-87)。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图10-87)。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 (11)胃区:位于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位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引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位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2.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此外,还可治疗眩晕、腰腿痛、夜尿 等。,在头针治病的基础上又创造的头针麻醉,已经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等。 图10-87 头后面刺激区 图10-88 头前面刺激区 3.操作方法 按照病情刺激区,采用坐位或卧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26-28号、1.5-2.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该区的应有长度后,要求固定不提插,捻转时用与拇指掌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身左右旋转,每次2-3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捻针时或间隔时都要嘱咐或其家属协助活动肢体,加强对患肢功能的锻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捻两次即可起针,起针后用于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瘫痪病人一般每日或隔日针一次,连续10-15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再开始下一疗程。 4.注意事项 (1)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 (2)如患者并发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 (3)由于捻转时间较长,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止晕针。 (4)头部针刺易于出血,起针时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并注意局部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