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学词典 |
医药 |
中药 |
西药 |
日常疑问 |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健康信息 | 生活 | 性爱 | 性病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育儿 | 心理 | 瘦身美容 | 健身 | 服饰 | 情感 |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的机制尚水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本病的亲属有抽动史者,其家族成员中抽动症的发病率可达40-50%,说明有遗传因素。 2、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大脑纹状体内存在有过多活跃的多巴胺系统。 3、精神因素,如惊吓,情绪激动,看惊险电影,刺激性强的动画片,家长管教过严,学习压力过大。 4、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教育方式和粗暴或打骂孩子。 5、围产期因素,母孕期感染,先兆流产,极度悲哀,情绪紧张,抑郁,均会影响胎儿脑发育,生产过程中胎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黄疸胆红素过高症对脑损伤。 6、感染因素,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本病。 7、颈椎损伤,可引起本病。 8、微量元素 ,血铅过高,血锌血铁降低影响孩子的行为。 9、过敏因素,若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 ,药物过敏史者易患本病。 10、食物因素,食入过多的色氨酸,可影响5-羟色胺的代谢,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失调。 以上种种因素均与本病发病有关,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注意,可避免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