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文献首页 >> 基础医学 >> 生物物理 >> 正文

“军事医学电子工程”的若干研究方向与发展 2

来源:医学杂志 2007-01-13 17:45:39 

案;可动用潜在卫生资源方案;战救卫生资源配备与药材流动协调等.齐全的各类医学、卫生资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各种大型辅助分析、处理、决策软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美军已经建立了卫勤C3I系统,医疗后送质量评估系统,自动救护质量评价系统,战区卫生资源管理系统,战场急救、药房及牙科专家系统,核生化(NBC)信息系统等[6],丹麦也研制出NBC预警计算机系统.

  各类微控制器(单片机)是智能野战医用电子装备的处理中心,该项技术的使用,使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现代单片机功能齐全,几乎不需外围配置.利用单片机技术,自动监测士兵的生理状况,自动请求救援,为伤员提供早期自救方案指导以及进一步的紧急救护措施,研制可用于医疗信息支援、可用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前端接口的手持计算机设备等,是当前各军卫生部队的主要研究内容.

  美军研制的单兵计算机装备,是一个功能卓越的“电子医生”,士兵负伤后,它不但能够求救,而且能为士兵提供救护指导方案,还能自动接通基地大型计算机的专家系统及医学信息库,为伤员提供更可靠的救护服务[7].其为战地军医研制的手持计算机设备,可使军医通过战术互连网络或医疗通信接口实时了解战地情况,可与其他野战卫生单位取得联系,可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帮助,可与美军各兵种配备的多技术自动阅读卡和新的数字化医疗鉴定卡等兼容使用,可采集战伤信息,实现战伤电子病历,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8].

  4 战时医疗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历来是军事领域争夺的前沿,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迅速将通信技术推向战场医疗救护,特别是最近几年战场医疗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管理通信系统,寻找、发现伤员的全球定位系统,远程医疗通信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等.研制能与军事通信网接口,以获得资源共享的野战电子卫生装备,独立机动医疗通信系统,远程医疗的前端装备,全程医疗信息的获取、输送设备等是主要研制内容和方向.

  美军的佩带在士兵身上的个人状态监视器,具有定位接收和无线收发功能,它能进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军用高级无线电话(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系统,以监测寻找伤员位置,遥测伤员的生命特征[9,10].他们研制的战地远程医疗系统,主要由数字化野战医院承担,它包括佩戴于战场医生激光防护眼镜上的视频器、以及喉头送话器、微型耳机和膝上型计算机,通过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与单道视频和双道音频数据通信相连接,后方医生或医学专家通过这一系统能随时对战场救治工作实施指导,包括观察战场抢救过程和伤员后送途中的进一步治疗.美军建立的医疗信息系统,与全球远距离通信网相联接,它使医疗信息不间断地投送到伤员救治的所有阶梯,它通过战伤电子病历等,从前方战场到后方医疗基地,连续、迅速的获取、分发、输送医疗信息(伤情、化验报告、放射和病理影像等),并将其存于多媒体数据库,医疗人员可随时通过通信系统调用[11,12].

  5 其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激光技术在“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在生化战剂侦检方面,无源激光、紫外激光、红外激光都起着重要作用,激光雷达在大、中、小范围内的生化战剂检测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美军《陆军》杂志1997年3月刊报道,美军利用红外激光将名为“埃拉斯汀”(ELASTIN)的一种动物组织产品“焊接”到人体伤口上,“埃拉斯汀”在激光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堵在伤口上,甚至可转变为受伤机体组织的替代物,从而达到迅速闭合伤口的目的.

  6 结束语

  “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与军事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同样以通用技术作为其主要技术支持,紧紧抓住战场这个特殊环境,以及战伤救护的主要特点,以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高可靠性等为共同的追求目标,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主要技术特征.另外,传统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主要以机械、电气为主要手段,突出“装备”,而现代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不但以电子为主要手段,而且在“装备”研制的基础上,“系统”的建立与方法越来越重要,而支持系统工作的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种技术特征的转移,必须引起每个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同仁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简介:王健琪,男,1962-04-12生,陕西省商州市人,汉族.1990年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工学硕士,副教授,发表论文20篇.电话:(029)3374843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1 Kimura M,Sugiura T, Harada Y et al. Addition to an RF-Coupled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implant to provide outward transmisson of bady temperature . med Biol Eng Comput, 1986 ;24(6): 659-661

  2 Tanaka S,Yamakoshi T, Rolfe P. New portable instrument for long-term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osture change use miniature electro-magnetic in clinometers. Med Biol Eng Comput, 1994 ;32(3): 357-360

  3 胡文蕾,王 平.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21(4):228-237

  4 王运斗.美军野战卫生装备的现状和趋势. 后勤科技装备,1995;(5):31-32

  5 李贵堂,李 英. 美军战场救治技术新进展.后勤科技装备,1995;(6):21-23

  6 王运斗,陈德瑞,刘训勤.野战卫生装备跨世纪发展及其对策. 后勤科技装备,1996;(3):21-23

  7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Design and refinement of an automated method of documenting combat casualty care. AD-A278 280/3/HDM(1995)

  8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Field evaluation of an electronic battlefield combat casualty medical data collection device(MEDTAG) . AD-A276 016/3/HDM(1995)

  9 Lilienthat MGl. Defense simulation internet: Ne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highway. J Med Syst, 1995;19(3):213-217

  10 Puskin 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lemedicine in

[1] [2] [3]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