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 新种巴贝西虫病(New species of Babesia)〔8〕。
1.5.2 蠕虫病
1.5.2.1 台湾棘带吸虫病(Centrocestus formosanus)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道〔3〕。
1.5.2.2 近年发现2种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道的吸虫〔3〕。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liliputanus)(肖祥等1992年报道于安徽和县、当涂县、繁昌县等地)。也有人报道狭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angustitestis)。
1.5.2.3 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 人体自然感染系首次报道〔9〕。
1.5.2.4 福建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fujianensis) 福建棘隙吸虫为新种〔3,9〕。
1.5.2.5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 引起麦地那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 dracontiasis),1995年王增贤报道首例于安徽。
1.5.2.6 喉兽比翼线虫(Mammomonogamus laryngeus) 瞿逢伊首次在上海发现我国比翼线虫病(Syngamosis)病例〔10〕。冯世容1997年在广东发现3例,均是同一地点同一单位、同时感染的男性患者,调查发现与患者因吃未熟透的龟血及内脏有关。李道宁等对上述3例的喉兽比翼线虫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作一报道〔11〕。沈海令等报道吉林延边地区比翼线虫肺内感染3例,均有生食甲鱼肝病史〔12〕。比翼线虫病,国外报道在动物寄生的很多,感染人体的约100例〔13〕。
1.5.2.7 舌形虫病(pentastomiasis) Faust在我国西藏报道首例病人,裘明华等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是锯齿舌形虫(Linguatula serrata);而非串珠蛇舌状虫(Armillifer moniliformis)〔14〕,与生饮蛇血、生吞蛇胆有关,近年在我国广东、山东、浙江、广西均有病例报道〔15,16〕。
1.5.2.8 亚洲无钩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 范秉真等于台湾、张莉莉等于云南发现2例,与生食猪肝有关。本虫特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形态与牛带绦虫难于鉴别;囊尾蚴多寄生于猪体肝脏,具小钩,与猪囊尾蚴形态相似〔17〕。
1.5.3 其他
1.5.3.1 莱姆病(Lyme disease) 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病原体是伯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世界20多个国家有病例报道,我国于1985年夏在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近年证实在我国19个省的林区人群中存在,每年新发病2万~3万人〔1〕。
1.5.3.2 阴虱病 近10年全国很多省有散在病例报道,与性混乱有关。作者近年曾报道全身寄生阴虱1例。
2 现今几种重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准
2.1 血吸虫病 已故的赵慰先教授概括流行在我国的日本血吸虫病有如下的特点: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防治成绩显著,任务仍然艰巨〔18〕。据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推算,流行区人口达5401万,感染者达152万,全国约有病牛20万头,有螺面积36.35 km2〔19〕。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全国的381个流行县、市中已有166个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93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流行区范围已明显缩小,流行程度明显下降。全国已治愈血吸虫病患者1100多万人,消灭钉螺面积已达114亿m2〔18〕。原有钉螺面积的四分之三已消灭钉螺,68.80%的原流行县、市已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8〕。据199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分析报告,全国尚约有100万血吸虫病人,其中晚期病人近5万人〔18〕。由于受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多种流行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尚有8个省122个县(市、区)流行还较严重。大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疫区分散;尤其是长江沿岸的江湖洲滩地区,占现有病人、病牛和钉螺分布面积的绝大部分,而且急性感染病人时有发生,钉螺分布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尚有新的晚期病人出现。因为这些地区还缺乏理想而有效的防治对策,所以是当前防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仍有待努力解决。全国科技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诊断研究方面多一些,预防研究相对较少。新近国内研究结果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尤其是蒿甲醚具有早期预防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作用〔19,20〕。
2.2 疟疾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复发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02个国家或地区流行传播,全球约二分之一人口受威胁,估计全世界疟疾年发病数约1.2亿,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间日疟在我国流行最广,其次是恶性疟,三日疟极少见(1996年全国仅发现2例),卵形疟仅发现数例,近年偶见由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我国40年代末,疟疾年发病人数为3000万,逐渐减少至目前的3.1万。1970年发病人数为2411万,1990年减少至11.7万,1992年发病人数为7.4万。1995年发病人数为4.97万〔8〕。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是70年代我国中部疟疾发病较高的省份,1981年发病人数为263.7万,1992年为1.57万。1992年全国无疟疾报道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计2612个县。1995年全国已有1200县(市、区)达到了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1〕。1996年又有7个省(区)30个县基本消灭疟疾,至今全国已有1237个县(包括新划分的7个县)达到了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2〕。疟疾流行区范围逐渐缩小,流行程度降低,发病率和发病人数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1995年恶性疟流行区,只限于海南、云南省的56个县。80年代有恶性疟流行的江苏、河南、安徽3省巩固了恶性疟防治成果,已连续5年无恶性疟传播[21]。1996年全国有12个省(市、区)72个县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病例〔22〕,值得注意。
1996年我国中部地区,以湖北省发病率最高,疫情报告发病率为7.167/10万,其次是安徽(3.502/10万)和河南(2.926/10万),江苏相对较低(0.366/10万),山东省仅报道9个疟疾病例〔22〕。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1998)指出,海南和云南二省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严重的疟 区,其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46%。云南省87%的病例分布在边境26个县和长江流域的10个县;海南省90%以上病例分布在西南部的山麓区,其主要传播媒界分别是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近几年恶性疟流行也局限于这二省〔23〕。
2.3 黑热病 黑热病(杜氏利什曼病),解放前后曾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中,分布于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