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文献首页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正文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2

来源:医学杂志 2007-01-04 01:09:52 

学公式换算结果,汇入点上、下的前正中动脉血流阻力约为50:1,这较好地解释了在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使用无泵转流术时,仅能使腰、骶髓血流量增多,并与远端动脉压有关;而下胸髓汇入点以上血流量既无改变且与远端动脉压无关[11]。在下胸髓和腰、骶髓根动脉汇入前正中动脉及前正中动脉发出中央动脉处,血管壁内膜和内弹性膜之间存在着内膜肌系统,属平滑肌,相当于中膜厚度的1/5-1/2厚。内膜肌系统和内弹性膜共同调节血管交汇处口径,从而调节该处的血流阻力[13]。在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使用转流术时,内膜肌系统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2后纵行动脉链和后根髓动脉

  后纵行动脉链由脊髓后动脉与后外侧动脉吻合而成,纵贯脊髓全长。脊髓后动脉起自椎动脉颅内段(少数起自小脑下后动脉),在延髓及上段颈髓后面下降,至颈髓脊神经后根附着处延续为脊髓后外侧动脉。脊髓后外侧动脉沿后根附着处前、后方下行,途中有后根髓动脉汇入,构成2条后纵行动脉链。后纵行动脉链在颈髓可有短距离的中断;在胸、腰髓常见重叠和扭曲。

  后根髓动脉与前根髓动脉相比,管径较细(0.31±0.10mm),但数目更多,平均19-20(14-25)支[9]。分布在膨大区的后根髓动脉相对较粗,但未见有象颈、腰膨大动脉那样灌流区域广泛的大后根髓动脉。

  周怀伟认为有部分后根髓动脉与前根髓动脉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根动脉干,分布于相同的脊髓节段,形成一个半环形-脊髓前后动脉环,以左侧多见(62±8%)[14]。当发出动脉环的根动脉梗塞时,可使位于脊髓同一平面的前、后根髓动脉同时受累。这可能是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有时会出现深感觉障碍的原因。

  2条后纵行动脉链间有较多吻合,形成脊髓背侧血管丛,在颈、腰膨大处吻合支多而且较粗。由于后纵行动脉链更多地保留了胚胎时期血管丛状分布的特点,吻合丰富,因此脊髓后动脉梗塞较前动脉梗塞少见。

  2.3 软膜动脉网

  软膜动脉网由根软膜动脉和3条纵行动脉链的横向侧支共同组成,横行围绕脊髓并连接着3条纵行动脉链。前纵行动脉链及其横向侧支供应脊髓横断前2/3,后纵行动脉链及横向侧支供应后1/3。软膜动脉网吻合后支较纤细,在前、后纵行动脉链之间只能发挥有限的侧副代偿作用。因此脊髓后动脉梗塞范围与前纵行动脉链供血区域有明确分界[15]。

  3 脊髓内部的动脉

  脊髓内部的动脉来自中央动脉系统和周围动脉系统。

  3.1 中央动脉系统

  从脊髓前正中动脉发出经过前正中裂进入脊髓的小动脉称中央动脉。一般在不同平面左右交替起自脊髓前动脉,但在腰、骶段可共干发出,再在矢状面上分成上、下2支分别进入左、右侧脊髓。中央动脉与脊髓前正中动脉颅侧的夹角,在颈、胸段呈锐角,而在腰、骶段呈直角。颈髓和腰、骶髓的中央动脉数量较多,分别为12.24±2.33支/cm、15.30±3.54支/cm,胸髓的较少,为10.78±2.80支/cm。

  中央动脉进入灰质后,在矢状面上发出纵行的升、降支和水平支。胸髓中央动脉以纵向分支为主,而颈、腰髓中央动脉以水平分支为主。在颈、腰膨大区可见中央动脉纵向分支之间有重叠。此外,也有人观察到中央动脉之间的间距、口径、纵行分支长度与身高有关[2]。中央动脉的分支进入实质后主要供应中央管周围灰质、灰质前角、侧角、后角底部及皮质脊髓束等。

  3.2周围动脉系统

  周围动脉系统由脊髓后纵行动脉链分支及软膜动脉网的垂直穿支组成,后纵行动脉链的分支向尾侧以锐角发出,主要供应灰质后角;由软膜动脉网发出的垂直穿支围绕脊髓向心性排布,主要供应白质,亦可到达中央管周围灰质和灰质前角。

  3.3脊髓内部的毛细血管

  在灰质中,毛细血管密度较大的部位见于前角和外侧角,而后角中部及两大系统交界区(通常为后角底部及中央管周围)毛细血胞密度最低;白质毛细血管密度居中[9]。

  在脊髓的两大供血系统之间,未见毛细血管前水平的吻合。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细胞柱由相同的动脉系统供应,不同系统之间有一纵向交界区。因此,引起全身血压降低的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完全性房传导阻滞会造成交界区铅笔样的软化灶,主要在胸段。病人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痛、温觉障碍[16]。因中央动脉左右交替进入脊髓,铅笔样软化灶也可左、右交替出现,类似不完全性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

  综上所述,脊髓的动脉构筑与脊髓缺血性疾病密切相关。人们虽已做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争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表面的乏血区定义、定位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实质内微血管定量指标缺乏等。随着生物力学、生物体视学技术在脊髓动脉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人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脊髓动脉,为临床脊髓缺血性疾病诊治提供更精确、量化的形态学资料。

4 参考文献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372

Tumball IM,Blood supply of the spinal cord: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siderations.Clin Neurosurg,1973,20:56

金保纯,李金库,王景德,脊髓动脉及其配布形式。解剖学报,1985,16(1):24

周怀伟,孙宪成,苏显儒,脊髓供血的生物力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9(3):223

Dommisse GF.The blood supplyof the spinal cord.J Bone Joint Surg.1974,56B(2):225

纪荣明,孙波,刘峰,等,脊髓的血管解剖及其构筑,解剖科学进展。1997,3(1):37

Jike Lu,Ebraheim NA,Biyani A,et al.Vulnerability of great medullary artery.Spine.1996,21(16):1852

Lazorthes G,Arterial vascularization of the spinal cord:Recent studies of the anastomotic substitution pathways.J Neurosurg,1971,35:254

Tveten L,Spinal cord vascularity.Acta Radiologica,1976,17(3);258

Sandson TA,Friedman JH.Spinal cord infartion:Report of 8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ion,Medicine,1989,68(5):287

Svensson LG,Rickards E,Coull A,et al.Relationship of spinal cord blood flow to vascularanatomy during thoracic aortic cros

[1] [2] [3]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