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恼怒,致中土脾胃损伤,清浊混淆,湿热内生,蕴结肠腑,气机逆乱,脏腑失和,而致病程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病位在脾胃与大肠,但与肝肾关系密切。病初多为湿热内蕴,肠腑内结,瘀滞内停之象;病久损及于肾,则见脾肾阳虚,寒热错杂,虚实并存之证。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可为气血、阴阳俱虚;邪实可为气滞、食积、痰浊、血瘀、湿热、邪毒等。本病不只是结肠局部的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脏腑功能障碍、阴阳平衡失调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气血瘀滞在本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原因影响脾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肠道传化水湿及饮食代谢物的功能,而致泄下粘液、脓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