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攻补兼施法:祛毒汤(经验方):大黄10g( 后入),附子10g,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5g,枸杞15g,山药15g,薏苡仁30g,砂仁10g,车前子15g(布包),石韦30g,茯苓15g,丹参18g,益母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每日保持2~3次,若服后大便次数过多(超过4次),应减少大黄用量,甚至停用;若大便不通,可增加大黄用量。诸药集通腑泻浊,活血化瘀,利湿祛浊,健脾补肾,温阳益气于一方,适用于慢性肾衰脾肾两虚,湿浊内停,瘀血阻滞者。该方能通腑泻浊,增加氮质排泄,减轻肾脏负担;健脾和胃,利湿祛浊,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温肾益气,活血利水,维护肾功能。湿浊水毒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本方攻可以祛邪,补可以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故名祛毒汤,本方可长期服用。
(2)通便逐水法:常用舟车丸3~9g,分次温开水送服,先服3g ,1 小时后若大便已畅,不必再服,若大便仍不解可再服3g,如此每日可连服1~3次,但用1~2 天后应停止数天再服,以免伤正。本法适用于大小便闭者,目的是增加氮质和水分的排泄,小便尚多者忌用。血透病人无尿而脱水不理想时,可用本方辅助治疗。
(3)中药灌肠: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服药困难者,可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常用方:清氮汤(经验方):大黄15~30g,附子15g,蒲公英30g,丹参30g,生牡蛎30g,水煎浓缩至150~200mL灌肠,保留1小时,每日1~2次,连用7~10天,即能见效,停3~4天可再用。若连用时间过长,易引起肛门红肿,可用红霉素眼药膏外涂。中药灌肠,一方面刺激肠粘膜,使肠道充血,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体内氮质随肠道分泌液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泻下和解毒作用,加速食物残渣排泄,抑制胃肠道菌丛的生长,从而减少肠腔内蛋白质的分解,使肠源性氮质吸收减少。主要作用是通过泻下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