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网 |
育儿知识 |
婚姻问题 |
恋爱烦恼 |
美容护理 |
家常菜 |
时尚装扮 |
生活礼节 |
生活百科 |
留言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健康信息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 中药 | 西药 | 心理 |
组成人体的生物物质中,脂肪的比例仅次于蛋白质,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膳食中,脂肪是高能源的营养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帮助形成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因此膳食结构中,应该有一定量的脂肪。 人体摄入脂肪太多,有可能诱发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严重危及健康。那么脂肪供给多少比较合适,可以量化计算一下。 脂肪所含的热能,占一天总热能摄入的20%~25%最为适宜。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一天所需总热能为2400千卡,其25%为600千卡,按每克脂肪氧化产生9千卡热量计,成年人每天从膳食摄入脂肪在70克以下即可。 我们的日常混合膳食中,谷物、 蔬菜等植物性食物含脂肪很少,约在5~10克,一只蛋一瓶奶含脂肪为15克,200克肉类有脂肪在25~30克之间。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植物性食用油来烹饪菜肴,那么每天消费20克食用油是应该保证的。对少食或不食动物性食物的素食者,烹饪用油还要相应增加,以保持总量的平衡。 饮食宜清淡,提倡不要摄入太多的脂肪,但一味的少油,也会影响健康,关键在于掌握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由于油脂(食用油)品种的不同,每日摄入量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主要食用油每日摄入量: 1. 花生油: 约40克 2. 橄榄油:约40克 3. 棉籽油:约40克 4. 香油:约40克 5. 菜籽油:约40克 6. 猪油: 约20克 7. 牛油:约10克 8. 色拉油: 约40克 9. 大豆油:约40克 此外,营养学家提供了一个计算油脂摄入量的参数:每天油脂摄入量每公斤体重维持1-2克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需要油脂60克-120克,按人们习惯说法,有1.2两到2.4两就足够了。 少了营养不够,多了容易肥胖(长期食用过多的结果)。因为它与人们的运动量有关,活动量大,需要量自然也高,所以运动量大的人需要可以接近上限。 xx 营养学家提供了一个计算油脂摄入量的参数:每天油脂摄入量每公斤体重维持1-2克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需要油脂60克-120克,按人们习惯说法,有1.2两到2.4两就足够了。 少了营养不够,多了容易肥胖(长期食用过多的结果)。因为它与人们的运动量有关,活动量大,需要量自然也高,所以运动量大的人需要可以接近上限。 参考文献:问问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以不超过25克为好。 我们平时喝汤用的瓷勺,盛满两勺半油就正好是25克食用油,更简单的方法是选择带有刻度的标准控油壶。screen.width*0.35) this.width=screen.width*0.40"> 营养学家提供了一个计算油脂摄入量的参数:每天油脂摄入量每公斤体重维持1-2克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需要油脂60克-120克,按人们习惯说法,有1.2两到2.4两就足够了。 少了营养不够,多了容易肥胖(长期食用过多的结果)。因为它与人们的运动量有关,活动量大,需要量自然也高,所以运动量大的人需要可以接近上限。 脂肪肝:有人认为脂肪肝是因为脂肪太多的原因,所以几乎不吃食用油,这也是不对的。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合成,能使脂肪从肝脏中顺利运出,对预防脂肪肝有利。所以不能完全的控制食用油的摄入,而是合理适量地选用含必需脂肪酸高的食用油,如葵花籽油、豆油等。 糖尿病:现代研究表明糖尿病并不是单纯的摄入糖过量引起,而是和总的热量摄入过高有关。因为脂肪的热卡密度高,是碳水化物和蛋白质的一倍多,糖尿病患者就需要限制作为脂肪的食用油。在临床上我们一般建议病人每天摄入20克。 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引起疼痛。而且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很多人会出现脂肪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食用油摄入相对控制严格,每天应该小于20克,同时控制每日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油炸的点心、肉类、海鱼、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不要掉以轻心,使病情转为急性发作或者引起胰腺炎。如果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急性发作时,是需要完全禁食或完全禁食脂肪的。 慢性腹泻和便秘:平时还会遇见有些人会经常腹泻或便秘。这是两种相反的疾病,所以食用油的需要量也正好相反。但是必须首先去医院排除有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的患者饮食应该低脂少渣饮食,每天脂肪总量控制在40克左右,食用油小于25克,并注意烹调方法。脂肪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肠道蠕动而加重腹泻;便秘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增加食用油的用量。当然便秘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多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以上介绍的几种疾病的食用油摄入量除便秘以外都需要适当的控制。建议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在烧菜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清蒸、炖、煮等方式,红烧时改变先油炸定型再烧制的方式,而采用清蒸后浇上卤汁的方式比较好。别看小小的改变,就会让你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