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文献首页 >> 基础医学 >> 神经生物学 >> 正文

多巴胺与视网膜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 2

来源:医学杂志 2006-07-03 14:14:25 

9]、兔[20]和人[21]的视网膜也有类似结果。

  Biedermann等[22]发现哺乳动物Müller细胞表达功能性的D2受体,该受体的活性与K+通道有关,它对视网膜K+清除及信息加工具有重要作用。

  4.3 与光刺激的关系

  神经化学实验表明,DA神经元在亮和暗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明适应时DA的更新转换比暗适应时高4~5倍[23],闪烁光可明显增加DA的释放[18]。在较低等的脊椎动物,外源性DA可通过D2受体引起锥细胞收缩和色素颗粒弥散,光也有同样的作用[24]。因为没有DA神经元的突起终止在光受体上,所以这个作用很可能是由于DA从无长突细胞或网间细胞扩散所致。

  Harsanyi[25]等在体外金鱼视网膜的研究中发现,未连接于视锥水平细胞的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活性和它们对光反应的减弱是通过增加DA的释放来实现的。闪烁光(而不是持续光)可激活NMDA受体以增加DA释放。在乌龟视网膜,DA神经元通过非NMDA受体从谷氨酸得到兴奋性输入。电生理已表明在乌龟的内层视网膜,非NMDA受体是兴奋性氨基酸的主要受体[26]。最可能提供这种兴奋性输入的细胞类型是谷氨酸能双极细胞,因为几乎所有的双极细胞都是谷氨酸能细胞[14]。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GABAA受体的拮抗剂)能增加的DA释放,提示DA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是通过GABA能和内啡肽能细胞实现的。

  4.4 与体内其它激素的关系

  Ohia等[27]在兔视网膜发现,外源性前列腺素可通过突触前EP3受体抑制DA的释放,该调节作用可能是间接的,至少部分是通过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对鸭视网膜的药理学研究提示,D2受体家族调节5-羟色胺-N-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并可能存在类似D4的亚型[28]。同一作者在研究鸡视网膜依赖DA的cAMP系统及它与褪黑素的关系时发现,D4样DA受体介导褪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29],D4样DA受体调节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可能间接地与cAMP系统相关[30]。在兔视网膜发现褪黑素抑制DA的释放[31]。Morgan等[32]发现松果体的活性受视网膜DA能D1通路的控制。

  4.5 与缺血性损伤的关系

  Neal等[33]在体外研究中发现缺血可引起大白鼠和兔的视网膜DA大量释放,而且DA的释放量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在纹状体,缺血状态下DA的释放与经N-型钙通道的Ca2+内流有关[34],而缺氧诱发纹状体DA的释放主要通过抑制它的摄取[35]。说明DA释放的增加可能加剧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损害[36,37]。

  4.6 与L-谷氨酸的关系

  在视网膜,DA可增强兴奋性氨基酸门控的电传导[38]。近来研究表明,大多数DA神经元既有DA能突触末梢又具有非DA能的突触末梢[39]。Sulzer等[40]从电生理、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证明在中脑腹侧被盖区的DA神经元可通过它们突触末梢的亚单元(subset)释放L-谷氨酸。多数研究者认为,大部分视杆和视锥细胞具有的神经递质主要是L-谷氨酸和谷氨酸样物质。这些释放L-谷氨酸的神经末梢是否也释放DA以及与DA神经元间的相互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结语

  尽管在视网膜DA是相对少的一种神经递质,但它与视网膜的许多功能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以了解DA和DA神经元在视网膜中的生理功能以及与有关病变的关系,对视网膜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Barlow HB,Levick WR.J Physiol,1965,178∶477

  2,Daw NW.J Physiol,1968,197∶567

  3,Dowling JE著.吴淼鑫,杨雄里,译.视网膜.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63-70

  4,Ehinger B.Retina,1982,2∶305

  5,Mariani AP.Brain Res,1984,322∶1

  6,Tork I,Stone J.Brain Res,1979,169∶261

  7,Pourcho R.Brain Res,1987,252∶101

  8,Voigt T,Wassle H.J Neurosci,1987,7∶4115

  9,Mills SL,Massey SC.Nature,1995,377∶734

  10,Cooper JR,Bloom FE,Roth RH.The biochemical basis of neuropharmac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293-330

  11,Yazulla S,Lin ZS.Vision Res,1995,35∶2409

  12,Rohrer B,Stell WK.Brain Res,1995,695:110

  13,Matsumoto M,Hidaka K,Tada S,et al.Brain Res,1995,29∶157

  14,Ehinger B,Ottersen OP,Storm-Mathisen J,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8,85∶8321

  15,Ball AK,Kolbinger W,Weiler R.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8,29∶272

  16,Weiler R,Schutte M.Cell Tissue Res,1985,241∶373

  17,Weiler R,Kohler K,Wanger HJ,et al.Neurosci Res, 1988,8(Suppl)∶183

  18,Kolbinger W.Visual Neurosci,1993,10∶1035

  19,Sorthy PV,Lam DMK.J Neurochem,1979,32∶1269

  20,Dubocovich ML,Weiner N.J Pharmacol Exp Ther,1982,244∶634

  21,Frederick JM,Rayborn ME,Laties AM,et al.J Comp Neurol,1982,210∶65

  22,Biedermann B,Frohlich E,Grosche J,et al.Neuroreport,1995,6∶609

  23,Barlow HB,Fitzhugh R,Kuffler SW.J Physiol,1957,137∶338

  24,Dearry A,Burnside B.J Neurochem,1986,46∶1006

  25,Harsanyi K,Wang Y,Mangel SC.J Neurophysiol,1996,75∶629

  26,Perlman I,Normann RA,Anderton PJ.J Neurophysiol,1987,57∶1022

  27,Onia SE,Opere C,Tang L,al Zadjali K.J Ocular Pharmacol Ther,1995,11∶73

  28,Zawilska JB,Derbiszewska T.Polish J Pharmacol,1995,47∶345

  29,Zawilska JB,Derbiszewska T,Nowak JZ.J Neural Transmission General Section,1994,97∶107

  30,Zawilska JB,Derbiszewska T,Sek B,et al.Neur

[1] [2] [3]
今日推荐
返回频道首页
相关图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