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资料提示,妊高征滋养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比例失衡,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功能损害,激活凝血系统。前列腺素的产生与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相关,已证实缺氧能使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中前列腺素 h合成酶-2表达增高, tXB2产生增多[13]。 johnson等[14]在体外培养滋养细胞揭示,细胞滋养细胞产生 tXB2,合体滋养细胞产生 pGE2,不产生或很少产生 tXB2;滋养细胞与纤维蛋白基质共同培养时 tXB2产生增加;滋养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可以调节环氧化酶的表达,并受纤维蛋白基质的调控。此结果模拟了妊高征胎盘纤维蛋白严重沉积而产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四、滋养细胞对血管内皮损伤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暴露于血液循环,对它的损害作用最可能是血液中含有某种“毒性”成分。鉴于胎盘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人们自然设想到血清中活性因子很可能是胎盘释放入血的。事实上,最早将滋养细胞与妊高征联系在一起是在1893年,当时 schmorl首次报道了在1例死于子痫的妇女双肺中发现了滋养细胞。后来认识到妊娠时滋养细胞进入母血循环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妊高征孕妇胎盘微绒毛呈棒状改变,局部有坏死和脱落,有更多的滋养细胞进入母血。因此,人们想象滋养细胞损伤血管内皮。
smarason等[15]从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胎盘分离出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膜( sTBM),发现二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且抑制程度相同,对内皮细胞单层结构改变的形态相似。据此,他们假设是因为母血中混入的合体滋养细胞成分损伤了全身血管内皮。尽管正常孕妇胎盘也有这种作用,但妊高征患者血中滋养细胞成分增多。后来,他们又发现[16]妊高征孕妇外周血浆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能力,但血清却失去这种作用。将 sTBM加入男子外周血中,也出现类似结果。 cockell等[17]用制备的 sTBM囊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预先处理过的皮下小动脉,观察对乙酰胆碱舒血管作用的影响,同时用生理盐水和红细胞膜灌注作对照。结果发现灌注2h后,对照组不影响小动脉对乙酰胆碱的反应,而 sTBM组对其反应明显降低。电镜证实,反应组小动脉内皮中断,细胞器扭曲,内皮下平滑肌细胞正常。新近,有学者采用多种抗滋养细胞膜抗体,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技术来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浆中 sTBM浓度,结果发现,妊高征妇女外周及子宫静脉血浆中的 sTBM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浆:29.12nmol/L对7.36nmol/L;子宫静脉血浆:91.84nmol/L对32nmol/L),并且子宫静脉血浆中浓度高于外周血浆,证实了胎盘滋养细胞脱落 sTBM进入母血循环。他们还发现,妊高征患者血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与血浆中 sTBM浓度呈相关性[18]。
五、滋养细胞表达 hLA抗原
胎儿作为半个异体移植物而不被母体排斥,其原因之一被认为与滋养细胞不表达 hLA抗原有关。资料表明,合体滋养细胞无 hLA抗原表达,但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表达此类抗原,后来确定为 hLA-G,属于 hLA-I类抗原。对 hLA-G的表达调节及其功能知之甚少,由于其主要出现于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推测它的表达是滋养细胞侵入母体所必需,具有抑制母体局部免疫反应作用[19]。 colbern等[20]研究了妊高征胎盘组织 hLA-G抗原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孕晚期胎盘滋养细胞与蜕膜交界处 hLA-G表达水平较正常孕妇降低。但他们同时注意到妊高征组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数目也较正常组减少,而每个细胞滋养细胞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无差异性。 hLA-G在正常妊娠和病理妊娠中的作用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的病理改变是复杂多样的,牵涉到多方面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在胎盘发生过程中,滋养细胞的作用十分复杂并受到精细调节。一方面它侵入母体子宫组织特别是螺旋动脉,另一方面它表现出良性的生物学行为。目前已知滋养细胞植入较浅而致胎盘缺血缺氧启动了疾病的发生过程。但妊高征滋养细胞侵蚀能力受阻的起因不明,继续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最终揭示妊高征的发病机理。
参考文献
1 Zhou Y et al.J Clin Invest,1997;99:2139-2151
2 Zhou Y et al.J Reprod Immunol,1998;39:197-213
3 De Groot CJM et al.Am J Obstet Gynecol,1996;175:24-29
4 Zhou Y et al.J Clin Invest,1997;99:2152-2164
5 Genbacev O et al.J Clin Invest,1996;97:540-550
6 Morrish DW et al.J Reprod Immunol,1998;39:179-195
7 Giudice LC et al.Am J Obstet Gynecol,1997;176:751-758
8 Alsat E et al. J Cell Physiol,1996;168:346-353
9 Redline RW,Patterson P.Human Pathol,1995;26:594-600
10 Cervar M et al.Eur J Clin Invest,1996;26:30-37
11 Ding ZO et al.Placenta,1996;17:407-411
12 Neudeck H et al.Placenta,1996;17:155-163
13 Nelson DM et al.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0:896-902
14 Johnson RD et al.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1995;52:21-27
15 Smarason AK et al.Br J Obstet Gynaecol,1993;100:943-949
16 Smarason AK et al.Am J Obstet Gynecol,1996;174:787-793
17 Cockell AP et al.Br J Obstet Gynecol,1997;104:235-240
18 Knight M et al.Br J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