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全球每年至少有4~11万人死于严重的阿米巴结肠炎和(或)肠外脓肿,但人们也早就知道,很多人感染了溶组织内阿米巴后并不出现症状,感染可自然消除。Brumpt在1925年曾提出所谓的Entamoeba histolytica 应分为2个独立的种。一种为Entamoeba dysenteriae,可引起肠阿米巴病;另一种为Entamoeba dispar,不能引起疾病。但Brumpt假说长期来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70年代以来,随着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性的深入研究,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确实存在两个独立的种群,它们的形态完全相同,但致病性却截然不同。
一、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同工酶谱有着明显而稳定的差异
Sargeaunt[1]分析比较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个溶组织内阿米巴分离株的同工酶谱。根据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L-苹果酸∶辅酶Ⅱ氧化还原酶(ME)及己糖激酶(HK)4种同工酶电泳区带的数量、分布及电泳速度,可将所有虫株分为若干个酶株群:从有症状、血清抗阿米巴抗体阳性的患者分离到的虫株分属于酶株群Ⅱ、Ⅵ、Ⅶ、Ⅺ、Ⅻ、ⅪⅤ等6组,是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种群,其主要标志是PGM有β带、无α带,HK的电泳速度最快;从无症状、血清抗体阴性的带囊者中分离到的虫株则分属于酶株群Ⅰ、Ⅲ、Ⅳ、Ⅴ、Ⅷ、Ⅸ、Ⅹ、ⅩⅢ、ⅩⅤ、ⅩⅥ等10个组,是非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种群,其主要标志是PGM有α带、无β带,HK的电泳速度最慢;有小部分无症状带囊者的感染虫株属于致病性酶株群,但其血清阿米巴抗体为阳性,这些带囊者处于侵袭性阿米巴病的潜伏期。Gathiram和Jackson[2]在南非德班阿米巴病流行区进行的同工酶谱分析亦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并发现了两个新的酶株群,即不致病的酶株群ⅪⅩ和致病的酶株群ⅩⅩ。虽然就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同工酶谱的稳定性有过争论[3],但大多数学者最终认定,同工酶分析对于鉴别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致病性酶株群中,酶株群Ⅱ的分布最广,毒力最强,可使宿主的肠壁细胞坏死,引发溃疡或肠外脓肿;酶株群ⅪⅤ的毒力也很强,也可引发肠壁溃疡和肝脏损害,但主要在印度人群中传播[4]。
二、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膜抗原及毒力蛋白存在明显差异
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膜上有特异性的30000、66000、96000、125000等表面抗原。Blakely等[5]用人免疫血清和Western blot比较了15个致病株(酶株群分别为Ⅱ、ⅪⅤ、ⅪⅩ)和13个非致病株(酶株群分别为Ⅰ、Ⅲ)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表面抗原,发现所有致病虫株都有可被人免疫血清识别的30000表面抗原,而所有非致病虫株的表面没有此抗原。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的滋养体还能分泌某些毒性蛋白,如可溶解宿主组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6];可与哺乳动物靶细胞膜上糖萼中的半乳糖或乙酰氨基半乳糖胺(Gal/GalNAc)发生受体样结合,从而使滋养体黏附于靶细胞上的黏附素[7];可改变靶细胞膜通透性的成孔肽(amoebapore)等[8]。
三、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编码基因存在明显差异
Clark等[9]证明了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核蛋白体基因(rDNA)不同,他们比较了两群阿米巴的rDNA的1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结果发现所有18个致病株的rDNA完全相同,与13个非致病株的图谱截然不同。他们还将克隆出的一段长780bp,含有RsaI、DdeI、XbaI及Sau961酶切位点的致病株和非致病株rDNA片段加以比较,发现有17(2.2%)个位点不同,其中12个为转换点突变,4个为颠换点突变,1个为插入/缺失点突变。Tachibana等[10]证明了致病株和非致病株编码30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的酶切图谱亦不相同。当比较致病株HM-1:IMSS和非致病株SAW142这段基因的扩增产物的序列时,发现两序列399个核苷酸中有5.5%(22个)的差异,使其所编码的132个氨基酸中有4.5%(6个)的差异。更有一些作者在比较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其他基因的同源性时发现,它们的差异多达12%~15%;而Edman等[11]比较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125000抗原的同源性时发现,其氨基酸序列有12%~13%的差异,那么其编码基因的差异就更大了。
上述这些利用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酶、抗原、DNA、RNA生物大分子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是分子分类学的重要证据,足以证明Brumpt假说的正确性。因此,在1993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大多数学者同意对溶组织内阿米巴重新分类,将原致病性种群仍命名为Entamoeba histolytica,而将非致病性种群命名为Entamoeba dispar[12]。虽然经WHO重新定义的阿米巴病仍然表述为“凡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无论有无症状,都称为阿米巴病”,但这里所谓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已经具有新的含义[13]。据此,WHO专家会议对肠阿米巴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原则和方向[13]:
1.诊断: (1)从新鲜粪便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或从活检组织中查到滋养体是确诊肠阿米巴病最可靠的依据。(2)从粪便标本中仅查到大小为10μm~16 μm的1~4核包囊时,应报告为溶组织内阿米巴/dispar内阿米巴感染。此时即使感染者有症状,亦不能据此就诊断为肠阿米巴病。应采取特殊的病原学检查确定感染虫株的种类。有症状的溶组织内阿米巴/dispar内阿米巴感染者,若有流行病学史(与阿米巴肠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阿米巴病暴发性流行)及血清学检测到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应疑为肠阿米巴病患者,否则必须寻找引起感染者腹泻的其他原因。(3)可用于鉴别感染虫株种类的方法有同工酶、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探针、粪抗原检测等,但这些方法仍需加以改进[14,15]。
2.治疗:肠阿米巴病一经诊断,即患者确实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不论其有无症状,即应治疗。有症状者应采用杀组织内阿米巴类药物,随之再以杀肠腔内阿米巴类药物治疗。用杀组织内阿米巴类药物治疗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恰当的。任何仅鉴定为感染了dispar内阿米巴的人,包括男性同性恋者、从流行区返回的旅游者、孕妇及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则无需进行治疗。
3.流行病学:以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中90%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者无任何症状。这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