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网 >> 生活百科 >> 住院电子病历格式

住院电子病历格式


发布:liulingling.com 来源:未知
请提供一些住院电子病历应有的内容,如病人信息有哪些内容,检验报告单有哪些内容等等,越多越好,谢谢~   住院病历书写与格式:  姓名:         性别:                 病案号:  年龄:         婚况:</p>  职业:         出生地:  民族:         国籍:</p>  家庭住址:     邮政编码:</p>  入院时间:     病史采集时间:</p>  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p>  发病节气:     记录急性疾患发病或慢性疾患急性发作时的节气。</p>  问诊  主诉:简要记录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主要症状(部位、性质)或体征、持续时间,一般不宜用诊断或检查结果来代替。多项主诉者,应</p>  按发生顺序分别列出,如心悸三年,浮肿一天,喘息四小时。</p>  现病史:围绕主诉详细询问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重点写明起病诱因、原因、时间、形式、始发症状,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部位、性质),病情发展与演变过程,检查、诊断、治疗经过,所用过的中、西药物的 fef 称、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以及其他特殊疗法,治疗反应及症状、体征等变化及现在症状(结合“十问”加以记录),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入。[医学教育网 搜集 整理]</p>  既往史:记录既往健康。清况,按时间顺序系统回顾过去曾患疾病的。清况,及传染病接触史等。</p>  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居留地、居住环境和条件、生活和工作。清况、饮食习惯、。清志状态、特殊嗜好等。</p>  婚育史:女性患者要记录经带胎产情况,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生育史包括孕、胎、产情况,配偶及子女的</p>  健康状况。</p>  过敏史:记载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情况。</p>  家族史:记录直系亲属和与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亲属的健康状况,如亲属己死亡则应记录其死因、死亡时间及年龄。</p>  望、闻、切诊</p>  神色形态:包括神志、精神、体态及气色。</p>  声息气味:包括语言、呼吸、咳喘、呕恶、大息、呻吟、肠鸣及各种气味。</p>  皮肤毛发:毛发的疏密、色泽、分布;肌肤温度、湿度、弹性以及有无斑疹、疮疡、痰病、肿块、浮肿等。</p>  舌象:舌苔(苔形、苔色、津液),舌质(色、癖点、癖斑),舌体(形、态),舌底脉络(颜色、形态)。</p>  脉象:寸口脉,必要时切人迎、跌阳脉,两周岁以下小儿可写指纹情况。</p>  头面、五官、颈项的望、闻、切诊:  胸腹部的望、闻、切诊:  腰背、四肢、爪甲的望、闻、切诊: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的望、闻、切诊:  体格检查</p>  记录西医查体的阳性体征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各科或专科特殊检查。清况均可记录在此。</p>  实验室检查(包括特殊检查)  记录入院时己取得的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如血、尿、便常规、肝功能、HB.A吞胸透、心电图、内窥镜、CT等。[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p>  四诊摘要  把四诊所得的资料(与辨证论治有密切关系的)进行全面、系统、扼要的归纳。</p>  辨证分析  要求从四诊、病因病机、证候分析、病证鉴别、病势演变等方面进行书写。</p>  西医诊断依据  指主要疾病的诊断依据,并非所有疾病。</p>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病(症)名  证名  西医诊断:病名</p>  有几个病、证就写几个病、证,病类与证类名称当另行写出,并与病、证名错过一格,以示从属本病的病类、证类名称;西医诊断写在中医诊断的下面,有几个病名写几个病名,病名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凡超过2种以上诊断者,按主次先后顺序排列。</p>  治则治法  治则是治疗的指导原则,治法指具体的治疗方法。</p>  方药  运用成方要写出方名及加减,自拟方可不写方名、处方药物要求每行写四味药,药物名称右上角注明特殊煎服法,右下角写剂量,必要时写明煎法及服法。</p>  辨证调护  指医师对调养、给药及食疗、护理等方面的要求。</p>  实习医师签全名:xxx  住院医师签全名:x  主治医师签全名:  
★○№相关文章¤◎◆
·天空送给你
·老婆醋劲很大
·我想学做菜
·我和她有结果吗
·一个女人和我睡了1年多他离开我
·女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男孩子
·我小姑姑是特困户家里又在闹离
·同城寂寞男女视频交友网 哪有
·谢谢你们的关心
·什么酒比较好喝,度数不要太高
·谁知道奶黄包的馅怎么做
·我才20出头,还没结婚,和一个
★○№热点文章¤◎◆
 健康网 | 育儿知识 | 婚姻问题 | 恋爱烦恼 | 美容护理 | 家常菜 | 时尚装扮 | 生活礼节 | 生活百科 | 留言
 急救护理 | 家庭用药 | 健康信息 | 性爱保健 | 两性健康 | 男性 | 生育 | 心理 | 女性 | 中药 | 西药 |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