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业调整意义、目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1981~1985年),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1986年,“七五”计划(1986~1990年)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提出了按三大地带序列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可以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总体上实施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划分了三大地带,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按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梯度推移的战略思路,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 从区域定位看,这种战略把原来划分为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转为划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三分法”。1956年4月,在毛泽东所作《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十大关系之一,即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划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三分法”,则是根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把全国从东向西划分为三大地带,东部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建省后含海南)11省、直辖市、自治区(暂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9省,自治区,西部地带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为直辖市后含重庆)9省、自治区。从总体上看,全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能源矿产资源则呈现出由西向东依次递减的区域经济分布态势。东部地带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中部地带是我国的经济成长的区域,而西部地带则是我国的经济不发达区域。 从战略思路看,这种战略强调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七五”计划提出: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20世纪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要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根据这种战略思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先发展东部,以东部的发展带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使生产力及区域经济布局逐步由东向西作梯度推移。这种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优先发展东部区域。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在产业发展和地区布局上,既要重点发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又要逐步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使这些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 从战略实施看,这种战略是以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一是对外开放向东部倾斜,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确定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6亿的广大沿海 fef 放地带,并在这一地带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这被看作是这一时期国家在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对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如在对外开放上,扩大当地政府利用外资的审批权限和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减免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和关税,扩大当地政府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和外汇留成比例,等等。三是投资布局向东部倾斜,1981~1985年间,东部沿海地带11省区市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五五”期间的44%提高到46%;1986~1989年间,几乎所有的沿海省份的投资份额都有所提高,投资份额前6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和北京,全部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1995年,在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5亿元中,东部地带为12188.4亿元,占62.7%。四是体制改革向东部倾斜,国家的许多改革方案和措施,或是先在东部区域试行和实施,或是较多地考虑东部区域的情况和需要,这对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客观而言,改革开放以后所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就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这一战略的实施,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就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而言,这一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东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使东部区域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使东部沿海开放地带和工业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华区域。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和示范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内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各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快于改革前的增长。 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问题。一是在突出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同时,实际上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了,这是首要的和最突出的问题;二是在实行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范围上过分倾斜、力度上过度倾斜和时限上过长倾斜的状况,在实现发展战略的效率要求的同时,实际上对公平要求的实现兼顾不够;三是一些必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和不完整,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区域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加剧了区域经济封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确立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开始酝酿。在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一些重要文件中,开始出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提法。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政策研究部门和理论界也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199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就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题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明确指出:由于 fef 种因素,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扩大。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纲要》中专设了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突出特点是强调要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提出了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优先在中西部区域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区域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区域的财政支持;加快中西部区域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区域;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东部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对这种战略做了明确肯定,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作为重大举措,党和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六节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第八章,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重大任务的第三个方面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发展与改革。显然,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国家已经完成对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正是根据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0月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始正式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也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内容 fef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三、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从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来看,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首先,邓小平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可以说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方面,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东部而且中西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采取重大战略举措,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使不同区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共同迈进。所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是其具体体现与重要要求。 其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条件。中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通过各区域的共同发展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需要;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形成和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只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有可能逐步消除区域市场分割的障碍,因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形成和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我国不仅要提高东部区域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还要提高中西部区域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不断提高国家整体竞争能力的需要。 最后,经济发展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失调会对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我国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大都分布于中西部地带,我国西部许多区域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提高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从保持我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义来说,必须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此外,我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科技水平都比较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但是,不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无特色、无差异和无重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经济突出特色、存在差异、各有重点的共同发展。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目录 [隐藏] 1 基本概况 2 内容概要 3 实质研究 4 边界模型 5 参考资料 新贸易理论-基本概况 新贸易理论-战略理论 2l 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企业异质性有两种形式,由于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这两种异质性紧密相连。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阐明了现实中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通过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内贸易模式,并在企业全球化生产研究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 lancaster提出新贸易理论的静态模型,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与“内生增长理论”密切联系的动态贸易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21世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trade model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简称HFFM)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国际学界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流量的解释,已经日渐进入到企业层次的微观研究,这些研究将原来的CES偏好假设放松为异质企业的假设,并且运用企业层面数据展开实证分析。Baldwin(2005)、Larry Qiu(2006)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新贸易理论-内容概要 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学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 fef 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贺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firm-level 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同时都研究了什么决定了企业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到海外市场。新贸易理论-实质研究 新贸易理论实质分析 Bernard 和Jensen(1995)针对美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从事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相比,美国的出口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出口企业规模都相当大,生产率较高,支付较高的工资,使用更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具备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Bernard和Wagner(1996)针对德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德国的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同样存在上述差异。Clerides,Lach和Tybout(1998)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国的出口企业,Bernard和Jensen(1999)针对美国企业,Aw等(2000)针对台湾企业,Eaton,Kortum和 Kramarz(2004)针对法国企业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了类似结论。这些差异被称为是企业的异质性。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就是探讨异质企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Melitz(2003)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扩展了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率非常普遍,不同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面临不可撤销投资的初始不确定性也各不相同,进入出口市场也是有成本的,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做出出口决策。Melitz(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国际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流向生 fef 率较高的企业。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这种类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贸易理论没有解释过的贸易利得。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将会提高工资和其它要素价格,驱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将能够承担海外营销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利益分配将有利于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既为本土市场生产也为出口市场生产,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已经退出市场,其结果是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因为国际贸易而得到提升。当削减关税、降低运输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场规模时,整个产业的生产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这些贸易措施都将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场销售的平均生产率。引入异质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可以拓展到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 Melitz模型,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Brainard(1987,1993)认为,当外国市场规模增加并且出口成本上升时,与出口相比FDI就变得更为有利,而当海外投资设厂的成本持续上升时,FDI就会变得相对不利,这就是出口与FDI的接近——集中的替代关系。Helpman,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从实证检验看,采用离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出口成本的变化、或FDI成本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各国各个产业内生产模式的。 Helpman,Melitz and Yeaple(2004)对出口和FDI关系研究的贡献与Melitz(2003)对异质企业贸易的贡献一样杰出。引入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可以将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区分开来,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哪些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异质企业分析假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固定成本不同,企业生产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出口的沉淀成本除了市场调研、建立分销网络、做广告的成本外,还包括运输成本。FDI的固定成本则是在国内建立分厂的两倍。FDI的固定成本大于出口的成本,虽然FDI没有运输成本,但是固定成本要高得多。企业生产率差异使得企业可以进行自我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销售。Bernard与Eaton,Jensen和Kortum(2003)也建立了一个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与Mlitz(2003)模型所不同的是,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基于出口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较低、出口企业规模更大并且生产率更高等事实,Bernard等模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削减5%的情形,研究结果是贸易额上涨了39%,总生产率也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出口而上升。在同一产业内,较低的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会导致企业不同的反应,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将可能倒闭,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开始选择出口,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实证含义。新贸易理论-边界模型 新贸易理论学术论坛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国际市场,是继续作一个本土的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选择出口还是 FDI的形式?原有模型能解释为什么一家本土企业有在外国进行生产的激励,但是这些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海外生产会发生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市场交易、分包或许可的形式进行海外生产。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问题入手,将 fef 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讨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包 (in-sourcing)战略的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化和产业组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关于企业边界有两个相对较为基础的模型,一个模型是将Coase和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应用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另一个模型是采用Grossman,Hart和Moore的产权分析方法。Antras(2003)另辟蹊径,将Grossman-Hart-Moore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m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世界贸易的1/3为公司内贸易,Antras建立的跨国公司产权模型中,假设贸易是无成本的,国与国之间的要素价格不存在差别,均衡时会出现跨国公司,其公司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现状相吻合。Antras(2003)在文中揭示了两种公司内贸易的类型,在产业面板数据分析中,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而出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更高;在国家截面数据分析中,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计量检验表明该模型与数据的质和量的特征相一致。Casson(1979)和Rugman(1981)作了关于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开创性工作,Ethier(1986),Ethier和Markusen(1996)开发了研究信息不对称和知识非排他性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作用的模型,Antras(2003)借鉴了上述研究成果,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验证了这一决策对公司内贸易类型的含义。一个在企业边界内部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企业,可以选择是在本国还是在外国进行生产,如果在本国生产,该企业从事的就是标准的垂直一体化;如果在外国生产,该企业进行的就是FDI和公司内贸易。同样,一个选择进行中间投入品外包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在本国还是外国进行外包。如果在本国购买投入品,就是国内外包;如果在国外采购投入品,就是对外外包或国际贸易。Antr à s和Helpman(2004)建立的理论框架中,是否进行外包或一体化,是否在国内或国外进行等决策都是企业的内生组织选择。Antr à s和Helpman将Melitz(2003)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Antr à s(2003)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最终产品的制造商控制着总部服务,中间品的供货企业控制着中间品的生产质量和数量,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和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差异对国际贸易,FDI和企业的组织选择产生影响。贸易、投资和企业的组织是相互依赖的,不同组织产生的激励、固定成本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工资水平的差异共同构成了均衡的企业组织结构。Antr à 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产业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 Antr à s和Helpman的模型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南北工资差距不断加大和中间投票贸易成本不断减少的影响,国外外包的成本减小会导致市场交易(arm’s- length trade)相对于公司内贸易增多,从而解释了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