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南北极共建立了哪几座科考站
北极建立了一个科考站:黄河站 最近地球正在暖化,而南极和北极的冰也正在融化。所以我有2个问题:1)如果冰一直在融化,那我们会用什么方法去制止呢?2)如果南极的冰融化了,那冰下面会是一片陆地吗?还是只是一片海洋? 一、中国南极考察站 1. 长 城 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0米,距北京17501.949千米。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 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7台, 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善的 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长城站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O名,度夏考察人员8O名。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临大西洋,被称为南极洲的“热带”,乔治王岛位于南极洲板快、南美洲板快和太平洋板快的交会地带,现在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成为研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震成因、大气环流变化和气候演进规律的良好场所。长城站附近沿海地带是企鹅、海鸟、海豹的栖息地和繁殖地,被称为南极洲的“绿洲”,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 2. 中 山 站 我国第一个建于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极地科考站,中山站建干1989年2月26日,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O"E),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1米, 距北京12553.16O千米。中山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OO fef 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9台,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备的科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中山站每年可接纳越冬人员25名,度夏人员6O名。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拉斯曼丘陵地带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而且可作为向南极内陆进行考察的前进基地。中山站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站上设施齐备,可以满足考察队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二、中国北极考察站 1. 黄 河 站 黄河站建于2004年7月28日,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的新奥尔松,地理坐标为78°55′N,11°56′E,是我国继南极长城、中山站之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目前,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中、法、德、意、日、韩等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考站并进行科考活动,但在北极地区同样不能拥有领土。 黄河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北极科考的一大空白,揭开了我国基地科考事业的新篇章。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二层独栋小楼,原为挪威王湾公司的宿舍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北极黄河站和南极中山站基本在同一条地球磁力线上,对空间物理的研究有着特殊意义.黄河站投入运行后,我国科学家基本围绕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地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开展长期观测与研究。同时进行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2009年2月20日,我国南极长城科考站迎来建站25周年,同时今年也是我国组织南极科学考察25周年。南极科考25年,我国取得了骄人成 fef 就,并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以及今年刚刚建成的昆仑站。 25年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和极地测绘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1984年10月,我国派出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搭乘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救助打捞船奔赴南极,并于1985年2月20日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南极大陆上空高高升起,格外鲜艳夺目。 自1984年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站至今,国家测绘局先后派出103人次参加了25次南极和6次北极科学考察工作,为历次极地科考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保障,并在极地测绘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为维护和争取我国在和平利用南北极中的权益和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极地测绘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南极奥秘,揭示地球科学规律,引领南极重大测绘科学问题研究潮流,为我国极地测绘考察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相关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的风极、寒季和冰极,同时也是至今为止没有明确主权归属和未被人类开发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背景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科学资源,使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上具有令世界瞩目的重要意义。因此,近百年来,许多国家的探险家和科学家迎着南极的狂风暴雪,坚持不懈地对南极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探险与科学考察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揭开这一冰雪世界的种种奥秘,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本国在这一区域的权益。 自20世纪初以来,已经有28个国家不惜巨资在南极地区建立了72个考察站,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英国、法国、挪威等七个国家曾提出过对南极地区的领土主张要求,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还在包括南极点在内的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考察站。 自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连续开展了20多年南大洋磷虾的调查和研究,解决了识别磷虾的年龄和磷虾负生长等重大科学难题,为估算南极磷虾数量,预测南极磷虾种群是否正常繁衍,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9-1990年,我国派出科学家横穿南极洲,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沿途进行观测和记录冰面地貌、气候与环境,采集了大量雪冰样品,胜利完成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科学探险。 1991年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并查明南极普里兹湾沿岸“泛非”期热事件的构造含义,证实“泛非”期造山作用导致了冈瓦纳古陆的形成和格罗夫山是普里兹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 我国科研人员还发现,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气候等因素导致南极大陆的企鹅数量发生过惊人变化。3000年来企鹅数量曾经发生过4次大的波动,企鹅数量的高峰与气候变暖相联系。企鹅的演变成为过去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一万年来的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发表在英国权威杂志《自然》上,成为我国第一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极地论文。 在对南大洋物理海洋学研究中,我国科学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信号出现在南大洋,全球变暖已经减缓了南大洋的基本过程,垂向反转环流、水团特性、海盆间水交换、与低纬度海洋的水交换和海冰等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发现这些变化与全球大洋热盐环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具有紧密的关系。 在高空物理学研究方面,我国在极光观测研究中,第一次用 fef 地面数据证实了最近卫星观测发现的极光“15MLT热点”,发现了正午存在一个新的极光发生率峰。 自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1999-2000年)在格罗夫山地区首次找到4快陨石以来,我国又组织了三次对东南极大陆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分别收集到陨石28块、4448块和5282块,使我国南极陨石的拥有量接近1万块,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2005年1月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DOME)A,对该地区进行冰盖学和基础测绘学调查,自动气象观测,为建立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奠定了基础。2008年,考察队再次登顶冰穹A,架设了天文观测设备,探查了冰下地形,为开展南极天文学和深并芯钻探做好了准备工作。 2009年1月7日,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第三次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穹A,并开始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同时开展天文观测、冰心钻探、测绘等考察工作。 三个 ,长城站 中山站 黄河站 长 城 站 中山站 现在已建成的昆仑站 编辑历史 送别考察队的人群在码头上与“雪龙”号南极考察船挥手道别。 新华社供图 今天上午10时40分,整饬一新的红白“雪龙”号科考船,首次从位于上海外高桥5号沟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起锚,载着188人和大批设备、物资等奔赴南极,执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于2008年4月18日返沪。 据悉,本次考察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首航,在长城站、中山站和南大洋总共计划执行科考任务37项,包括南极冰藻群落采集和分类研究、极地机器人现场考察与应用研究、南极磷虾的种群变动及其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等。同时,考察队还将在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新建5000平方米的基础设施。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介绍,这次南极考察将历时150多天,标志着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极地年”(IPY)行动计划,特别是其中亚洲唯一入选的核心计划(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考察计划,即PANDA计划)启动。据悉,今年也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建设的起步年。 据介绍,一支由17人组成的内陆冰盖队,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旗帜和标志物带往南极——这是国务院批示的重点考察任务。 “中山站—冰穹A”之旅往返70天,内陆冰盖队不仅要再度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被称为“不可征服之极”的冰穹A,而且要完成多学科的系统观测和考察——如此规模的极地科学考察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由于环境恶劣,冰穹A过去一直被国际南极考察界视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但这一位置的冰盖厚度几乎是南极内陆之最,加上其地理位置较高,又被公认为南极科学研究的至高点。2005年,中国考察队首次实现了人类从地面到达冰穹A,并开展了实质性科考行动,为我国南极考察树起一座丰碑。此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原型——特制长勺状司南,将连同其基座随队再登这一极点,留作永久纪念。 “如果能在这片区域钻取冰芯,将是我们目前能发现的最古老的冰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第24次中国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队长孙波表示,作为此次远征的目的之一,钻取冰芯的意义并非在于获取一块古老的冰 fef ,而是从中获取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资料。 “南极人迹罕至,环境保存情况较好,因此冰芯可谓古老气候的忠实记录者。”冰川学研究专家告诉记者。百万年前,南极的气候就非常寒冷。下雪时,雪片会将当时的空气“封存”起来。随着时间流逝,雪层积压成冰,但不同年代的空气却都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而且自下而上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因此,在理论上,只要我们能拿到一块数百万年前的冰块,并对其中的气泡进行研究,就有可能获取当时的大气组成成分,以此反推当时的气候环境。 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在极地最高点寻觅合适地址,为我国建造第三个南极科考站作准备。1985年,我国在南极圈外成功建立了长城站。1989年,我国在南极圈内建立了中山站。中山站虽然在南极圈内,但仍在海岸线上。现在,我国决定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向南极的“心脏”挺进。在最初的考察中,当科考队员走出中山站800公里后,我国的直升飞机就“鞭长莫及”了,只能依靠国际救援。 与科考人员同上南极冰穹A的还有我国首台南极望远镜,该望远镜是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装在机架上构成的一个小望远镜阵。南极大气稀薄、气候干燥,是地球上观测太空的最理想场所,南极天文望远镜将主要用于对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天空内8000多个恒星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此外,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冰雪环境连续测量系统”也将布设在冰穹A,该系统能遥控监测冰雪变化。 “这台天文望远镜将主要考察南极天空的天文观测条件,为以后架设其他天文望远镜打下基础。”孙波告诉记者,架设在南极的天文望远镜应用非常广泛,也可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服务。 据介绍,为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力,我国到2007年先后已投入5亿元,用于改造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南极现有的长城站和中山站以及上海基地建设,为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作了必要的物质准备。南极“第三站”主体建筑将在2009年完成,在2010年前争取全部建成。 引用: 我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即以中国万里长城命名的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和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地理座标是南纬62°12′59〃,西径58°57′52〃,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7501.9公里,可容纳约40人度夏、20人越冬;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洲拉兹曼丘陵地区,地理座标是南纬69°22′24〃,东径76°22′40〃,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2553公里,可容纳约60人度夏、20人越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