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是由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和北京航空运输培训中心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建立的,以共同推动民航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目的,提供专业化的民航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公益性的活动促进民航科普教育的宣传、推动民航学术交流;服务于民航企业、组织开展公益性的民航科普活动;同时,面向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行业开展公益性的民航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基地会员单位之间、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项目。 北京航空运输培训中心是国内首家按照CCAR-121R2部标准建立的第三方航空服务培训机构。中心除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外,还具有完整的单通道干线客机(B7 fef 37系列A320系列)和国产支线客机(MA-60系列ARJ-21系列)的陆地、水上、舱门、灭火等应急撤离训练设备和B737A320服务训练舱及B737A320厨房训练设备,可以为国内外航空运输企业、飞机制造商和大专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提供新雇客舱乘务员初始养成训练、在职客舱乘务员复归训练、转机型培训以及学生的岗前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专业的实习训练设备、全真模拟的岗位教学环境及量身定制的教学课程,使航空公司岗前及在岗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迅速提升整体业务水平,满足航空公司对客舱乘务员等送训人员的整体培训需求。 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为航空制造企业、航空运输企业、航空教育机构、航空消费者及广大青少年服务的集航空科学教育研究、航空科普教育活动、航空安全普及教育为一体的航空科普教育产业园区。与此同时,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将整合国内外著名的航空科普教育专家、学者,逐渐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航空科普教育队伍,完善基地的科普设施建设,提高基地的航空科普教育培训能力,按照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具体包括:航空安全科普教育、青少年航空知识科普教育、常旅客客舱安全科普教育、航空院校在校学生的科普教育;行业培训、航空知识夏令营、企业拓展活动、航空知识竞赛、航空科普教育知识展、航模大赛。 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公益性的活动来推动民航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建设和运营费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完善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推进民航科普教育的发展。 附:参加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的主要领导人: 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 鲍培德 理事长 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 茅顺平 副理事长 北京航空运输培训中心 钱啟增 主任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王德荣 常务副会长 实在啊 呵呵,朋友提的问题可有点儿意思,来吧,咱们探讨探讨~~~不过别太当回事儿了,权且放松一下: 战斗机长什么模样倒不是最紧要的,只要关键时刻拿出来管用就行了,不过你说的确实实在的话题,中国、俄罗斯的战斗机在做工和整体水平方面和欧美差距的确不小。 中国的战斗机研制很大程度上受来自苏联及俄罗斯的影响,因为我国在歼-8系列之前几乎每一个型号的战机都仿自苏联货,不能不说,这其间,苏制装备造型粗放、做工粗糙的缺憾不可避免就随着这个过程传入了中国,给后来的装备制造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在1980年代以前,战斗机的研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战备需要,实际上不考虑市场需求,战斗机的研发内部又缺少竞争,所以划定了任务以后,只要符合军方提出的战术和勤务要求,对外形并没有作出什么明确的规定,因为内部市场没有这种需要,生产商也并不面临什么压力,再加上我国的工业基础和欧美差距比较大,国防的投入历史上受到很多原因影响欠账太多,投入长期处于不足的状态,所以在追求有限性能的同时不太可能再去追求一个完美的外表和精巧的工艺。 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军事工业也开始一步步走出国门、面对来自世界范围里的竞争和挑战,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战斗机研制才开始注重考虑国际市场用户的要求,因为出口装备代表着国家的门面,在这种内外的压力下,生产商才不得不去重视外表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枭龙”其实并不算丑陋,你得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角度去看它,F-117也好看不到哪里去,F-22和F-35尽管有人说好看,但也有人认为那怪异的外形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好看不好看,许多时候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你去大街上欣赏帅哥(美女)一样,个人口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我们思想,但不是绝对的。 中国短期内还不大可能制造出类似B-2那样的高性能隐身战略轰炸机,因为B-2按照重量级属于大型飞机,100多吨的大家伙,我国的大型飞机项目4月份才刚启动,最起码10年以内没有这个希望。而且,这个东西涉及到的技术面太多,不是光能造出大型飞机就够了,在整体的战术水平上必须全面平衡发展才可能把它制造出来。 呵呵,朋友提的问题可有点儿意思,来吧,咱们探讨探讨~~~不过别太当回事儿了,权且放松一下: 战斗机长什么模样倒不是最紧要的,只要关键时刻拿出来管用就行了,不过你说的确实实在的话题,中国、俄罗斯的战斗机在做工和整体水平方面和欧美差距的确不小。 中国的战斗机研制很大程度上受来自苏联及俄罗斯的影响,因为我国在歼-8系列之前几乎每一个型号的战机都仿自苏联货,不能不说,这其间,苏制装备造型粗放、做工粗糙的缺憾不可避免就随着这个过程传入了中国,给后来的装备制造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在1980年代以前,战斗机的研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战备需要,实际上不考虑市场需求,战斗机的研发内部又缺少竞争,所以划定了任务以后,只要符合军方提出的战术和勤务要求,对外形并没有作出什么明确的规定,因为内部市场没有这种需要,生产商也并不面临什么压力,再加上我国的工业基础和欧美差距比较大,国防的投入历史上受到很多原因影响欠账太多,投入长期处于不足的状态,所以在追求有限性能的同时不太可能再去追求一个完美的外表和精巧的工艺。 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军事工业也开始一步步走出国门、面对来自世界范围里的竞争和挑战,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战斗机研制才开始注重考虑国际市场用户的要求,因为出口装备代表着国家的门面,在这种内外的压力下,生产商才不得不去重视外表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枭龙”其实并不算丑陋,你得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角度去看它,F-117也好看不到哪里去,F-22和F-35尽管有人说好看,但也有人认为那怪异的外形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好看不好看,许多时候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你去大街上欣赏帅哥(美女)一样,个人口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我们思想,但不是绝对的。 中国短期内还不大可能制造出类似B-2那样的高性能隐身战略轰炸机,因为B-2按照重量级属于大型飞机,100多吨的大家伙,我国的大型飞机项目4月份才刚启动,最起码10年以内没有这个希望。而且,这个东西涉及到的技术面太多,不是光能造出大型飞机就够了,在整体的战术水平上必须全面平衡发展才可能把它制造出来。 < fef /di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