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水稻专家水稻出现霉头怎么办
一、 水稻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六(4)代稻纵卷叶螟:全市大发生。根据各区(县)8月15—20日监测结果分析,田间残虫量一般地区在1.1万头左右,重发地区2万头以上,比2006年同期的0.69万头增加近一倍,为六(4)代大发生提供了足够虫源。六(4)代稻纵卷叶螟蛾峰于8月20日开始上升,截止8月23日全市平均已上升每亩1286头,预计蛾高峰在8月28日左右出现,一般地区亩蛾量在3500头,高发地区达6000头左右,比2006年同期的2350头增加了50%以上,预计蛾峰将延续到9月8日左右。8月21—22日田间卵量调查,亩卵量已达1.8万粒,高发区6万粒以上,预计8月29日一般地区亩卵量将上升到10万粒,高发地区达20万粒以上,比2006年同期的亩卵6.86万粒增加一倍左右。 2、褐飞虱:六(4)代褐飞虱大发生。全市今年在8月20日前累计诱虫2206头,是常年906头(1985~2006年)2.43倍,8月22日(圣帕)台风后,局部地区诱虫量明显上升,如南汇点134头、奉贤点107头,其它地区也比前几日明显上升。8月20—22日田间虫卵量调查,全市平均亩虫1.45万头,亩卵4.67万粒,前期未曾兼治稻飞虱的个别田块,虫卵量分别为13万头和30万粒,且出现了大量的短翅型成虫,为六(4)代重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提供的资料分析,今年上海周边的安徽、湖北等省市单季中稻地区的稻褐飞虱发生严重,而本市8月底起高空气流偏西风和西南气流风的机率很高,容易使大量褐飞虱迁入本市,造成全市大暴发。 3、二代二化螟:发生程度比前五年略轻,发生程度为中等。据各区(县)灯下监测,截止8月20日全年累计诱虫972头,比前五年同期的2380头明显减少。二代后峰于8月15日前后出现,峰期灯下日蛾量平均为8头左右,最高16头(南汇点),卵孵高峰约在8月23日左右,预计二代成虫期将延续到9月初。 4、大螟: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低于前7年。据宝山4月20日至8月20日灯下监测,2007年的灯诱量为84头,比前7年平均550头(2000~2006年)明显要减少。今年三代大螟发蛾第一峰出现在8月19~22日,峰期灯下日诱蛾量为12头左右,卵孵高峰在8月25~29日,预计三代蛾峰将延续至9月上旬。 5、稻曲病:稻曲病为中等偏轻发生。根据近6年的稻曲病定案考查结果分析,目前郊区种植的常规品种的自然抗稻曲病能力为中等,杂交稻较弱。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8月26日至9月15日预计雨量为117.5毫米,雨日11.5天,比常年的113.5毫米、雨日7.7天均偏多。因此,在杂交稻、穗肥过量、抽穗迟的水稻田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6、稻瘟病:预计为中等偏轻发生。主要依据:一是上海地区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达20多个,不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二是本市主栽的常规品种嘉花1号(花育1号)、秀水09、秀水128等抗病性一般。三是气象部门趋势分析,8月26至9月15日稻穗颈瘟感病期,雨量为 |
|
||||||||||||